在召開征遷工作動員大會后不到兩個月的時間,竹馬鄉就基本完成了貨場征遷工作。本次征遷過程中沒有一例強制拆遷、沒有一戶群眾越級上訪、沒有一次資金違規亂用,真正實現了和諧征遷,這主要得益于竹馬鄉在征遷過程中創新的工作方法,成立了征遷工作社會觀察團,深化了民主協商內容,讓群眾當家做主有載體、有渠道。
征地拆遷涉及百姓切身利益,要順利推進必須讓群眾相信政府會堅持公平、公正和公開,由于各地征遷過程中會出現“老實人吃虧”的情況,群眾對政府信任度不夠。為解決這一問題,竹馬鄉黨委政府不僅始終堅持陽光征遷,堅持公平、公正和公開,還邀請轄區內有威望、敢說話的苗木銷售能手、專家及轄區內的人大代表、黨代表、政協委員、竹馬鄉花卉苗木協會成員、退休老干部、媒體記者等組成征遷工作社會觀察團,參與到征遷工作中,既消除群眾顧慮,又表明政府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的態度。
成立征遷工作社會觀察團是竹馬鄉為深化民主協商內容,進一步健全民主協商制度在此次征遷工作中試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觀察團成員主動聽取基層群眾在征遷過程中的意見建議,應邀參加各類座談會、意見征詢會代表民意發表意見建議,還可列席竹馬鄉黨政班子會,參與討論制定征地拆遷中各類政策,為竹馬鄉黨委政府出謀劃策,同時還要對竹馬鄉是否按政策要求開展工作進行監督,對評估公司是否按章辦事、“一碗水”端平進行監督,對被征對象是否存在漫天要價等行為進行巡視、觀察和調解。
成立社會觀察團之后,竹馬鄉努力發揮好社會觀察團積極作用。聽取社會觀察團意見,將征遷相關政策公開在征遷現場。征地主戰場——東宅村征地區塊內設置了一塊大型公開欄:竹馬鐵路貨場及配套工程項目征遷事項公開欄,內容包括貨場搬遷內容簡介、貨場征遷示意圖、政府文件和公告、政策解答以及征遷工作進度表等方面。同時,為順利推進征遷工作的開展,竹馬鄉堅持敞開大門聽意見,廣納民意聚民心,多次召開各類征遷工作座談會,社會觀察團成員全程參與,鄉黨委政府主動聽取社會觀察團的意見和建議。4月15日,竹馬鄉組織貨場征遷工作組成員,相關村支書、主任和社會觀察團的成員召開了座談會,圍繞如何推進苗木搬遷、按時間節點完成征遷任務等方面進行了討論,分析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建議。5月9日,竹馬鄉組織社會觀察團成員、群眾代表召開了座談會,征詢關于特殊苗木搬補費的意見、建議等。苗木種類繁多,常規苗木好評,但特殊苗木卻很難估價,當大多數農戶都簽訂了征遷協議,少部分苗木大戶由于所種植苗木比較名貴,估價很難,低了苗主無法接受,高了前期簽訂協議的農戶肯定會有意見,面對這種情況,鄉黨委政府又積極發揮社會觀察團苗木協會土專家的作用,幾個土專家現場對名貴苗木進行評估,各自獨立評出一個價格,去掉一個最高和一個最低得出一個綜合價,評估公司在此基礎上評出一個價格,解決了這一難題,幾家苗農順利簽訂了協議。同時,在征遷過程中,村民遇到了苗木銷售難問題,社會觀察團還積極通過各種渠道聯系客商,幫助苗農解決銷售難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