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晚,在嶺上鄉九峰村,一臺精彩的文藝演出正在上演。盡管沒有華麗的舞臺,沒有高保真音響,沒有大腕助陣,但這臺村民們自導自演的文化大餐,卻讓來自移民村的百姓聚集在一起其樂融融慶祝國慶,不僅營造了喜慶祥和的節日氛圍,也豐富了農村群眾的文化生活。
舞臺就設在村辦公大樓的大會議室。還未開演,諾大的村會議室里早已人頭攢動,熱鬧非凡。晚6時許,伴隨著極富節奏的婺劇《鬧花臺》精彩演繹,拉開了晚會的帷幕。那聲聲婺韻,時而低吟淺唱、綿長不絕,時而高亢激越、雄壯豪邁,帶給人們無限的期盼和遐想。
整場晚會,亮點層出不窮。扇子舞《移民村的幸福生活》是由村民自編自演的,演員們的平均年齡為55歲,可她們曼妙的舞姿、輕盈的腳步,卻巧妙地“樂”了所有的觀眾。
隨后的節目也十分精彩,健身球操、太極拳、單口相聲、傣族舞等節目競相登場,個個精彩。臺上村民百姓齊登場,精彩節目輪番上;臺下掌聲、喝彩聲此起彼伏,幸福和喜悅洋溢在每位村民臉上。
因省重點工程———九峰水庫建設需要,嶺上鄉原轄的蘇村、東會、嶺上、里門殿、石埠頭、黃麻山、黃巖孔、蔣畈、邵家源9個行政村實施整村搬遷,分別安置在湯溪鎮南門、白龍橋鎮上邵兩個移民安置區。去年12月,婺城區全面啟動合并設村及村級組織選舉工作,湯溪鎮南門安置區命名為九峰村,白龍橋鎮上邵安置區命名為桃源村。今年1月,兩村基層配套組織順利完成,選舉產生九峰、桃源兩個新村的“三委”干部,移民村發展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