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是一盞燈,照亮別人,溫暖別人!比缃,走在白龍橋鎮東俞村的大街小巷,你都可以看到各類文明標語搭配著色彩鮮艷的墻畫,這是近期東俞村剛剛完成的文化墻。文化墻結合了“五水共治”、“環境整治”等內容進行文明宣傳,同時將“禮、義、信、孝、智、勤”等文化融入其中,內容十分豐富。
目前,白龍橋正在開展省級文明示范城區創建工作,東俞村亦不例外。東俞村專門請人設計繪制了文化墻,同時文化禮堂的布置也沒有落下,從多角度向村民傳遞文明之風,打造文明之村。
據了解,東俞村歷史文化十分悠久,有七廳二祠堂,土地老爺直出九明堂(天井)之說,還有金堂、大殿、關皇殿等歷史建筑,弘揚人文精神,傳承后世。說起俞姓,可追溯到黃帝時期,至今已有四五千年的歷史。
一直以來,東俞村十分重視精神文化建設。記者從該村文化禮堂的文化廊上了解到,目前東俞村有鼓樂隊、婺劇坐唱班、鬧花臺、婺劇折子戲、各式舞蹈隊、腰鼓隊、道情等十多支文化隊伍,逢年過節,村里都會組織演出,并多次參加區里的比賽。為了豐富村民的日常生活,東俞村在文化禮堂內還設置了農家書屋、乒乓球室、健身房等場地,供空閑村民學習、休閑與娛樂。
每當夜幕降臨之時,村里的男女青年以及中老年人便會聚到一塊,各種文化活動一個接著一個。愛跳廣場舞的婦女們在文化廣場上伴隨著音樂,翩翩起舞。就這樣,歌聲、笑聲、鼓樂聲響徹在夜晚的東俞村上空,很是熱鬧。
的確,隨著農村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越來越追求精神生活。現在,東俞村的文化墻和文化禮堂都已建成。一位村民告訴記者:“文化墻建好后,村里感覺漂亮了不少,家里的小孩對畫上的小故事都很感興趣,起到了正面宣傳的作用!薄袄L制文化墻,建設文化禮堂就是為了打造村民的‘精神家園’,從更高層面、更大范圍來充實農民群眾的精神世界!睎|俞村支書俞曉悟表示,發展農村文化,就是要堅持創新發展,推陳出新,要不斷培養文化骨干和文化隊伍,做到經久不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