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華市第三屆中小學婺劇匯演中,青春小學的《穆桂英掛帥》獲得了一等獎,這也是青春小學第二次獲得這個獎項。在第一屆、第二屆中小學婺劇匯演中,青春小學的《串燒》、《穆桂英獻寶》分別獲得了一等獎、二等獎。
為此,記者在11月18日上午來到了青春小學,了解婺劇進校園的情況。家長表示,開展婺劇進校園的工作,效果實實在在,婺劇演出不僅讓婺劇從娃娃抓起,也讓更多的孩子和家長能夠了解婺劇,欣賞婺劇的獨特魅力。
青春小學與浙江婺劇團的初結緣
2008年一次偶然的機會,浙江婺劇團的演員到青春小學演出,演的是一出《小和尚下山》,是比較好玩、好笑的一個片段。當時學校的多媒體教室只能容納一個年級的學生,沒想到演出的效果完全出乎學校的預料,那一個年級的學生們對于婺劇似乎興趣頗大。
那時候的小學生們了解婺劇的途徑非常有限,只能跟長輩們一塊去看婺劇交流會,在那里小朋友們也只是被玩具、美食所吸引,注意力完全不在婺劇上。對于浙江婺劇團這次演出帶來的影響力,學校方面認為應該好好把握。
由于學校的場地有限,要讓全校學生都能看到婺劇表演的可能性并不是很大,于是學校就開始與浙江婺劇團商量,讓他們在人民大會堂進行演出,希望把婺劇表演獻給全校師生。經過幾次婺劇表演的“試水”后,學生們對婺劇的興趣果然遠遠超出想象。在當時婺劇進校園活動的大形勢下,學校決定跟浙江婺劇團結對。
當時,沒有學區房想在學校就讀是要交贊助費的,學校就決定,浙江婺劇團職工的孩子們到青春小學就讀不收取任何贊助費,而浙江婺劇團則要給學校提供場地和師資。現在浙江婺劇團的一部分宿舍就在青春小學的學區內,浙江婺劇團的老師們每周有空就會到學校挑苗子、教學生們基本功。每次有比賽時,老師們也會義務給孩子們上妝、排練節目。
學校的兩位“大明星”
13歲的呂彥霏在這次比賽節目《穆桂英掛帥》中扮演的是穆桂英,站在臺上一點不怯場,唱起戲來字正腔圓,動作一板一眼,架勢十足。小時候的她開始哭鬧,媽媽只要給她放戲曲頻道,她就會聚精會神地看戲。“只要看到婺劇我就心情很好,很喜歡唱婺劇。”呂彥霏說,“我覺得婺劇的調子很好聽,演員在舞臺上的表演看去很有氣勢,妝也很好看”。
學習婺劇不是只要喜歡就行,家人的支持和投資也是一個問題。呂彥霏的父母祖籍是縉云,是一個從商的家庭,父母的生意原本在杭州。對于呂彥霏對婺劇的興趣,父母也一直很支持,想為呂彥霏找個師傅教她唱婺劇。2007年浙江婺劇團在北京參賽后,報紙登了關于比賽的新聞,呂彥霏父母看到報道后在金華找到了浙江婺劇團。還決定在金華定居,讓呂彥霏在少兒戲曲培訓基地的蒲公英藝術幼兒園讀書,開始學習婺劇。
在學習婺劇方面,呂彥霏的學習能力和接受性都很強,也能非常快地熟悉節奏。而她也比其他人更會吃苦,老師說的走十圈臺步,她絕不會偷懶走9圈。有一次老師讓她做一個動作,沒讓她放下來就跟她家長聊她的情況,她們聊完才發現呂彥霏還做著那個動作。
11歲的黃晟學習婺劇則是家庭的影響。黃晟的爸爸黃慶華是婺劇藝術研究院的藝術社主任,也是浙江婺劇團表演隊的隊長。媽媽何雪婷是蒲公英藝術幼兒園的藝術總監。家庭的熏陶讓黃晟從小就喜歡婺劇,對婺劇方面的天賦也特別高。何雪婷笑稱:“那是因為他在我肚子里聽得最多的就是婺劇了,從娘胎里就開始學,當然會比別人學得更快了” 。
黃晟在演出節目中大多扮的都不是主角,可是他就是有一種扛大旗也要扛出一種主角的氣勢來。父親批評他臺步走得不行,當下他會覺得父親太嚴厲,覺得自己已經很不錯了,可是事后他還是會努力練習臺步,希望能夠得到父親的表揚。6歲時黃晟在電視中看到《過河》的節目,自己跟著伴奏帶學,到最后也能完整地唱出來。何雪婷說到黃晟時滿滿的都是自豪感:“他就是對小的細節性的東西很在行,小花臉在臺上一般自由發揮的時候比較多,跟他的性格很像,他對婺劇的表演經常有自己的想法” 。
早在2012年的春節,應文化部兒童藝術促進會的邀請,連同黃晟在內的15個孩子在中國青少年維也納金色大廳新春音樂會上,用金華最具特色的婺劇形式表演了一個《魁星點斗》的節目,獲得了音樂會表演金獎。“魁星出華堂,提筆做文章。麒麟生貴子,必中狀元郎。”當這一口金華方言的稚嫩童音在維也納金色大廳響起時,臺下掌聲雷動。
這次呂彥霏和黃晟的《穆桂英掛帥》除了在第三屆中小學婺劇匯演得了一等獎外,還上了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的《快樂戲園》節目。此次中小學婺劇匯演,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快樂戲園》欄目組進行了全程錄制。
《快樂戲園》再次聚焦“婺娃娃”,并擬將此次演唱會制作成三場,第一、二場突出“婺劇薪火代代傳”的主題,通過此次婺劇比賽,將優秀的老師、學生們集中在一起,配以婺劇名家的表演,展現師生情誼、婺劇情緣,突顯婺劇魅力。同時,攝制組人員將在東陽橫店影視城進行外景拍攝,拍攝內容為金華婺劇新一代佼佼者及“婺劇進校園”較為優秀的學生個人和團體。在錄制節目的過程中,婺劇小演員們認真的態度以及優美的唱腔、優雅的臺風都給工作人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前段時間他們又收到了國家文化部的邀請函,邀請小演員們在春節前后到美國林肯音樂中心表演婺劇。
家長和學校的期望
黃晟媽媽何雪婷在說起以前表演節目時,還是感覺到傳承文化的重要性。有一次何雪婷跟隨婺劇團一起去表演節目,主持人很不好意思地問她婺劇的“婺”怎么念,當時她就覺得金華火腿大多人都知道,可是婺劇有些人連字都不認識。在跟主持人解釋婺劇后,第二次的演出又碰到那個主持人時,主持人就笑呵呵地說我知道你們是婺劇表演。從那以后,她就想把婺劇唱給更多人聽,讓更多人知道。
如今不僅學生們在學習婺劇上做了很大的努力,學校也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面盡自己的一份力。
在春季,青春小學每年都會有一次藝術周的演出,除了唱歌跳舞,學校會為婺劇表演保留兩個節目。通過讓學生們演,讓學生們欣賞的過程中,感受到婺劇獨特的魅力。
對于婺劇表演節目獲獎的小演員們,學校也會不遺余力地表揚和支持他們。除了物質方面的獎勵,學校還會培養演員們的英雄效應。在學校舉行頒獎儀式,在全校師生的面前頒獎給小演員們,讓其余的學生們覺得學習婺劇的都是學校的英雄,從而讓一小部分學生帶動其余的學生,在學校形成學生們學習婺劇的熱潮和濃厚的婺劇氛圍。
青春小學校長吳志華坦言,以前學生放學回家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玩手機、玩游戲和看動畫片。經過婺劇進校園工作的開展以來,學生們回家一打開電視除了看少兒頻道,還經常看看戲曲頻道。這種變化也讓學校覺得這幾年的工作沒有白費。
吳志華說:“學校的目的不是讓每個孩子都會唱婺劇,而是讓每個孩子都可以欣賞到婺劇。是要讓孩子們關注傳統文化,而非快餐文化。通過開展婺劇進校園的工作,為婺劇根植在孩子們的心中,在傳統文化中發揚光大,盡學校的一點綿薄之力” 。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