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華市婺城區于2010年7月被列入全國第二批小型農田水利建設重點縣,工程建設期為三年即2010~2012年,重點縣建設以小農水工程建設為主,并加強工程運行、管護機制建設和產權改革。
婺城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項目分年度實施,2010年度建設內容有整治山塘30座、小型灌區改造工程8處、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5處共43個項目,總投資2299萬元,工程于2010年10月開工至2011年7月底全部完工。2011年度建設內容有整治山塘32座、小型灌區改造9處、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6處共47個項目,總投資2558萬元,工程于2011年8月動工,至2012年9月底完工。2012年度建設內容有整治山塘28座、小型灌區改造8處、新建高效節水灌溉工程4處共40個項目,總投資3127萬元,工程于2012年9月動工,至2013年7月底完工。至此,農田水利重點縣2010年~2012年建設項目全部按設計要求完成,并通過驗收。
項目實施后新增灌溉面積0.35萬畝,恢復灌溉面積2.59萬畝,改善灌溉面積7.4萬畝,新增引蓄水能力120萬m3;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面積1.3萬畝;新增節水能力550萬m3,新增糧食生產能力2020萬公斤;新增經濟作物產值136萬元,受益人口12.3萬人,項目區每年人均增收557元。經濟效益非常明顯。
通過項目的實施,山塘新增、恢復了蓄水能力,屋頂山塘的整治還解除了洪水威脅,保證了下游村莊村民的財產和生命安全。重點渠系將結合村鎮規劃重新布局和建設,從而推進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工程改造實施可以與美化環境、水土保持相結合,是環境綠化率提高,并在渠道、水溝兩邊種植綠化、苗木、花卉使渠道成為一道風景線,從而改善灌區的生態環境。
一是繼續加大農田水利投入力度。繼續落實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于農田水利建設的政策,確保足額計提、定向使用。完善金融支持政策,拓寬水利投融資渠道。同時,對我區小型灌區和提水灌溉現狀深入調查,進一步向財政轉移支付方向探索和努力。
二是切實加強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要進一步加大對灌區末級渠道、灌溉引水堰壩、灌溉機埠等小型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和改造力度,逐步解決農田灌排“最后一公里”和灌溉機埠設施老化等問題,進一步推進向農田水利標準化建設。
三是大力發展高效節水灌溉。以剛建成的2012年度中央財政追加撥付高效節水灌溉項目為契機,大力推廣管道輸水、噴灌、微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落實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促進我區現代農業發展。
四是著力加強農田水利建設與運行管理。在《婺城區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建設和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基礎上,健全適合我區小型農田水利特點的建設管理制度,推行工程監理制和群眾質量監督員制度,嚴把質量關,確保工程質量;強化資金使用監管,建立信息通報和社會公示等制度,確保資金使用安全高效。在《婺城區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設施管護辦法》的基礎上,建立全區小型農田水利管理長效機制。健全鄉鎮或流域水利站,落實編制和經費,充實技術人員。發展承包經營、企業化承包管理等方式,逐步建立農民用水合作組織,充分發揮村級水務員的作用,積極探索農田水利工程分級管理、分類管理、專業管理、群眾管理的模式和途徑,全面提高我區基層水利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作者系婺城區水務局副局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