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全國唯一一個茶葉原產地保護區、全國唯一一個原產地綠色有機茶示范基地、一個國家級“非遺”傳承基地;綠茶年出口三千噸;其經典產品舉巖茶、金針翠劍曾被作為“國禮”分別贈予俄羅斯梅德韋杰夫、普京兩任總統……作為一家專業制茶企業,“采云間”深耕茶產業20余載,創下累累碩果。2012年,“采云間”遷址婺城新區臨江區塊,創建茶文化展廳,婺城區茶文化研究會、中國國際茶文化協會舉巖茶研究中心先后落址于此,“采云間”亦迎來其企業發展中的又一里程碑。
“我們堅持生產好茶,好茶是種出來的理念。”步入“采云間”茶文化展廳,工作人員一番解說,想必早已把企業茶產業經營理念銘記于心。
“采云間”種好茶,也將好茶出產的全過程引入了展廳。“采云間”茶葉種植基地多擇址自然環境優越的傳統茶樹種植區,且據當地氣候、土壤等條件培育特色茶。武義縣臺山茶產業區主產金針翠劍,九峰山茶產區主產采云間綠茶,北山茶產業區盛產婺州舉巖茶。幾處基地或原生茶山,或梯田茶園,皆云霧繚繞,仿佛與天地相接。此外,以菜籽餅作綠肥;以除蟲板、殺蟲燈等物理方法去蟲……“放心茶”系列培育工藝被一一細致呈現。好茶產自仙境,卻尚須科學證明,一幅專項檢測清單記錄了“采云間”制茶人于其茶品的嚴格要求,亦流淌著他們對自身茶品滿滿的自信。“采云間”制茶產茶,均采用國際最嚴格的歐美食品檢驗標準,由權威食品檢測機構對其產品進行463項專業指標檢測,“采云間”綠茶亦由此暢銷海內外。
若干展板中企業發展小幅剪影薈萃,與中國農科院、浙江省茶科所等國內茶研究機構建立合作關系,創“科學飲茶,茶水分離”飲茶新理念;中國茶文化研究會會長周國富等多次來企業指導……多年來,“采云間”與國內茶界權威力量一同推動著中國茶產業及茶文化發展。
“采云間”茶文化展廳以其數代、近十款產品包裝陳列收尾,承載“采云間”二十多年發展歷程,工作人員介紹,“采云間”致力傳播“茶為國飲”理念,以其“大眾茶”系列品牌為主打,將平價高質茶品走進千家萬戶,讓平常百姓也能享受到健康茶、綠色茶。
茶文化展廳是“采云間”茶文化的縮影,多年來,“采云間”亦堅持深耕茶文化傳播與探索。
目前,“采云間”已在市區江北黃賓虹公園設茶文化體驗基地“舉巖茶苑”,在匯金國際20樓創辦茶藝培訓中心,兼具國家初級及中級茶藝師培訓資質。
“采云間”亦將其茶文化融入其企業文化。每年,“采云間”都會對入職員工進行茶文化培訓。為鼓勵員工進行茶文化學習和探索,“采云間”為女員工特設公假參與茶藝培訓,并補貼50%學費,為男員工提供公假參與品茶師培訓,考取認證資格后100%學費報銷的福利。此外,“采云間”為每個辦公室提供其出產的各色茶葉,讓員工在品茶論道間不斷提升茶文化素養。
多年來,“采云間”積極參與國內乃至國際茶文化交流,為推動中國綠茶國際化發展不遺余力。企業自創舞蹈《仙山霧水舉巖茶》,并在中國茶人聯誼會等多個茶文化界交流賽事中斬獲大獎;繼2008年創刊其企業報后組織人員參與編寫《八婺茶文化研究》、《中國茶文化研究》等專業書籍;與俄羅斯、日本、加拿大等國建立長期貿易合作關系,尤其借助“孔子學院”改變歐美國家只接受咖啡、紅茶的飲品偏好,將綠茶打入歐美市場。
2008年,采云間負責人從媒體得知千年茗茶沒落的報道,遂組織團隊到國家圖書館查閱古籍,搜集舉巖茶史料記載,編撰舉巖茶發展史,后又邀請章竹林等6位當地知名文藝創作人編寫相關書籍,后又在當地尋找舉巖茶制作世家及傳人,推動舉巖茶制作技藝傳承,并建成舉巖茶培育基地。當年,舉巖茶制作技藝成功獲評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北山采云間茶園亦成為“國遺”傳承基地。后“采云間”精心于舉巖茶文化探索,創“流云拂月、甘露潤春、鳳凰點頭、舉盞送茗”專屬舉巖茶道,助推舉巖特色茶文化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