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一大早,記者走進浙江萬里揚變速器股份有限公司智造控制指揮室,只見公司生產部門主管端坐顯示屏前,拿著訂單輸入生產指令,幾百米開外的齒輪加工車間里,裝配在數控機器上的終端設備收到指令,當班工人仔細瀏覽采集到的數據訊息后,立即按部就班開展生產。
“智造物聯系統改造后,我們所有生產指令在智造物聯系統直接下達,改變了以往生產任務靠手寫及人工傳遞的方式,極大提升了生產效率!比f里揚項目投資部負責人張曉聰介紹,眼下“互聯網+”是工業企業轉型升級的趨勢,公司依托“兩化”融合,導入智造物聯網技術,加強了對生產的管控,改善了生產環境,同時設備閑置時間減少,提高了設備的使用效率,降低了能耗。
今年以來,婺城順應“互聯網+”潮流,依托機器換人、“兩化”融合,鼓勵引導企業實施高端化、自動化、成套化的技改項目,走“增長中高速、質量中高端”的創新發展之路,有力推動了婺城制造邁向婺城智造。今年首季,全區累計完成工業技術改造投資3.02億元,同比增長56%。隨著一系列裝備技改項目的實施,當地汽摩配、五金工量具等傳統制造產業的裝備技術水平得到明顯提高,企業用工數量和生產成本不斷下降,產品質量和附加值大幅提升。
張曉聰說,盡管這套智造物聯系統售價不菲,目前只在齒輪車間部分生產線試運行,但從實施的效果看,預計實現訂單排產效率提高30%,提高資金周轉率,縮短交貨期20%左右,縮短生產周期25%左右;降低管理、生產成本20%左右,提高設備使用率22%,停工待料時間減少50%。生產能力提高15%。如果全部施行,折算為生產成本,預計每年至少節省1500萬元。
傳統的裝備制造,是用紙質圖紙來指導生產的!叭R恩”則是用三維動畫模擬裝配、運動方式等三維視校來配合電子文檔指導生產,這在裝備制造業是一個重大突破。農機的涂裝,一般是底漆加面漆,裝配完成后再噴漆!叭R恩”則采用拋丸自動線配合電泳涂裝自動線,線長420米的操作線只有兩名工人,而且涂裝完成后再裝配,其精度和品質就可想而知了。除此之外,該公司還用轎車的平臺來生產農機,其外觀更精致。
基于互聯網技術,萊恩聯合收割機實現了機電一體化和數字通訊一體化,使整機可以即時遠程監控,無論收割機在哪工作,“萊恩”監控中心都能知道它的行蹤,并準確掌握它的運行情況,一旦發生故障,企業就能及時的知道故障原因,可馬上派人到現場解決。
不遺余力的智造投入使得萊恩新產品可圈可點。目前批量生產的8行智能化寬窄行高速插秧機,行車速度、作業效率均可媲美國外品牌。經過實地試驗,寬窄行插秧方式可以讓水稻享受更多光照、通風,不僅產量比普通插秧方式高出4%,在農藥使用次數上也可以減半,而價格卻只有其2/3,更具市場競爭力。
如今,婺城已有一大批工業企業緊緊把握互聯網經濟脈搏,著手實施以工廠物聯網改造為主導的“機器換人”,以“兩化深度融合”助推智造,加速了企業轉型升級步伐,產業發展的層次和能級顯著提升。眼下,一場制造的變革在婺城如火如荼:紅牌電器的新一代智能廚電產品即將推向市場,去年實施的智能化裝配技改項目即將啟用;豪庭家具搭上“互聯網+”快車,在金華家具行業率先實施精益化生產,實現線上線下融合互動發展;位于城北綜合園區的金華威達日化包裝有限公司,經過注塑機串聯流水線技術改造,將原有單臺注塑機,串聯為10臺一組,經小型流水線將產品引流到主流水通道,并輸送至終端出口統一處理分裝。企業負責人說,經過技術改造后,管控由點向面轉換,提升了管理的全面性,提高了綜合生產效率,每年可節約用工成本200萬元年,年人均直接勞動生產率提高1.5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