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初秋,“秋老虎”發威熱力不減。連日來,一撥撥游客來到箬陽鄉琴壇村觀山水、覓清涼、賞民居、住民宿,這個隱匿在大山深處的小山村游人如織。這些遠道而來的游客,有的來自金華市區及武義、永康等周邊縣市,也有從上海、杭州等地慕名而來。看著紛至沓來的游人,村支書廖祥海樂了:“村里舉辦了客家民俗文化節,客人扎推前來游玩,琴壇從來沒有這么熱鬧過。”
琴壇遠離市區,宛若藏在南山深處的“桃花源”。在這里,游客可以一邊呼吸“天然大氧吧”的清新空氣,一邊信步山村小道遠眺山頂上一對天造地設的石人,還可參觀古民居,體驗客家民俗文化……看慣了城市的鋼筋叢林,見到山村的山清水秀,則讓人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琴壇山水美極了,這就是陶淵明筆下《桃花源記》所描繪的地方吧!”走進山村,來自上海的游客高深就驚嘆于山村的秀美。他說,抵達村里那天,雨后初霽,山巒云蒸霞蔚,如仙境一般,大家都忍不住拍照上傳到微信朋友圈。在這些來自都市的游客看來,到了琴壇,就遠離了城市的喧囂,面對這里別樣的古樸與寧靜,沒理由不留下小住幾日,忙里偷閑駐足品味一番。
從走馬觀花到駐足品味,從單純游覽觀光到鄉村休閑旅游,婺城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深度開發山水、人文資源,拓展旅游發展路徑,加大推進旅游產品由“山水觀光型”向“休閑度假型”轉型,旅游市場從“旅游過境地”向“旅游目的地”轉變,用心留住都市游客,讓當地百姓借助鄉村休閑旅游轉型得實惠。
一間農家民宿客房,周末租住至少要提前兩天預訂——這是塔石鄉余倉村一家名叫“魚倉故事”民宿的真故事。這家由村衛生室改造、只有5間客房的特色民宿,去年開業以來,引得向往“農夫”生活的都市客趨之若鶩。一名叫王妍的網友在微信中寫道:“清晨一杯清茶,漫步在余倉的鄉間小路,呼吸著清新空氣,聆聽小溪潺潺……放飛思緒,身心頓覺輕松;余倉,期待下次再相逢。”鄉村休閑旅游的魅力,可見一斑。
當然,在余倉,吸引游客的不只是民宿,還有梯田、瀑布、古樹群等景觀。高山梯田層層疊疊;疊加式瀑布群清幽俊逸;古樹群濃蔭蔽日,鄉村美景觸目皆是。村支書劉正官說,這幾年,村里進一步加強了旅游設施建設,修建了五瀑峽游步道,擴大停車場,并重點培育了兩家民宿。每到周末,成群結隊的游客進村游玩,仍不過癮的,就地搭起帳篷,享受獨有的寧靜愜意。開游至今,前來休閑觀光的游客已超5萬人次。
近年來,婺城區“山花爛漫美麗婺城”的節會品牌效應逐步顯現。名聲大了,人氣旺了,一大批旅游基礎設施也建起來了,涌現了一批省、市級農家樂特色村(點)、休閑農莊及民宿,區旅游部門因勢利導,從硬件建設、服務標準、功能布局、衛生管理制度和環境保護等方面加以規范,著力培育打造一批集休閑、體驗、度假為一體的民宿,吸引長三角地區游客前來觀光旅游。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全區鄉村旅游床位達2000余個,鄉村旅游接待游客15.55萬人次,同比增長26%,其中箬陽琴壇、安地小同、塔石余倉及莘畈鄉共接待過夜游客達1.4萬多人次,鄉村民宿游顯現出蓬勃發展的勢頭。
隨著鄉村旅游的勃興,區旅游局等相關部門積極適應旅游新常態,進一步加強農旅融合,加快項目開發,促進鄉村休閑旅游提質增效,打造賞花游、采摘游、觀光游、體驗游、鄉村民宿游等多種旅游新業態,發展惠及廣大百姓的鄉村休閑旅游。同時以A級景區的標準規劃建設鄉村休閑旅游景區,讓婺城鄉村休閑之旅留住更多的都市游客。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