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下午,蔣堂鎮組織全體鎮干部到蔣堂鎮許里村召開了反面現場會,檢查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和垃圾分類工作。
針對此次檢查結果,蔣堂鎮統一對下一步的推進工作做了安排。11月16日,趁著周一夜學,蔣堂鎮再對垃圾分類及畜禽整治工作發聲,分別在四個管理處抽取了一名聯村干部發言,總結近期所聯村的垃圾分類和畜禽整治進度,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以及下一步方案,考察聯村干部對聯村工作的熟悉程度。此后,這種方式將會常態化進行。
隨后,蔣堂鎮各地紛紛展開垃圾分類攻堅戰,通過舉行垃圾分類正反面現場會、黨員干部大會、文藝匯演等形式,把黨建工作與垃圾分類工作相結合,充分發揮了各村黨員、干部的帶頭聯動性,尤其是發揮了家庭婦女在垃圾分類中的作用。各管理處、各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對策,以點帶面做好全鎮的垃圾分類工作。
蔣堂:自查自省,提高分類意識
目前垃圾分類工作正處于全面鋪開的重要階段,各種問題也漸漸出現,面對垃圾分類工作出現的種種困難,蔣堂管理處組織各村開展自查行動,黨員、干部紛紛對自己村內垃圾分類的情況進行檢查評選,以最好的村為榜樣,以最差的村為警示。
在參觀學習后,蔣堂管理處召開了總結大會,針對各村出現的問題一一解答:有的村提出目前的分類垃圾桶沒有蓋子,到了下雨天雨水就會把里面的垃圾全部打濕,增加了垃圾分類回收的難度;有的村表示,部分村民的垃圾分類意識還是沒有跟上,不愿意把垃圾桶放在門口;還有人表示,有些村民把鎮上統一發放的垃圾桶當作儲藏箱,用來放置米、油、紙等生活物品,并沒有把垃圾桶發揮出分類垃圾的作用……另外,蔣堂集鎮也是垃圾分類的一大難題,這里外來人口多,店鋪商販集聚,環境較為混亂,垃圾桶發放不到位導致集鎮垃圾分類工作難以開展。
針對以上情況,管理處各黨員、干部積極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建議:首先要充分發揮黨員的帶頭作用,通過黨員聯系群眾的方式,以一人帶多戶發動廣大群眾參與垃圾分類;其次,從宣傳入手,營造垃圾分類的良好氛圍,在垃圾車上安裝小喇叭,利用“村村通”和宣傳車每周一至周五早中晚三次在全鎮范圍內進行有關垃圾分類內容的宣傳。同時,還可以結合蔣堂初中、蔣堂小學等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活動,讓每個學生把垃圾分類的精神帶進自己的家里,影響并帶動家長進行垃圾分類。
各村也相繼展開各種形式的動員行動,浪坦塘村和清水塘村通過召開全村婦女大會動員垃圾分類,向全村婦女講解垃圾如何分類,并對積極參與的婦女提供一些小禮品進行獎勵;還有些村打算做一個垃圾分類的榮辱榜,通過獎罰結合的方式提高村民的分類意識,使垃圾分類工作得到較好的成效。此外,蔣堂還將不斷摸索和完善垃圾桶的樣式,例如增加桶蓋或是做一個支架,把好的經驗例子推廣到別的村子,加強相互交流和學習,以此來更好地推進垃圾分類工作。
開化:落實整改分級管理
日前,在開化管理處許里村召開了垃圾分類反面現場會,許里村的垃圾分類工作雖然已經開展了一段時間,但還是存在明顯問題:農戶門前的兩只分類垃圾桶未放到位,會爛和不會爛的標簽沒有全部貼好,榮辱榜等相關制度還沒上墻,垃圾分類覆蓋還不全面。
隨后,各有關人員在會上作出表態:利用五天時間進行整改,另外將組織黨員和村民代表外出參觀學習,由黨員、村民代表帶頭表率開展垃圾分類工作。同時統一采購新的分類垃圾桶,更換村中破損垃圾桶,并制作一批宣傳展板,由婦女主任組織婦女進行宣傳,聯村干部也將做好監督和指導工作。
開化管理處將通過分級管理的方式,加大力度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把管理處下轄九個村分為三類進行垃圾分類的管理:一類為開化村,它是屬于大村,人口多、面積大、范圍廣、布局比較復雜,在管理上有一定的難度,需要發動黨員提高認識,帶動群眾自覺做好垃圾分類;二類為移民村,包括沙畈、溪口、田甫、大立元和年坑,這些村都是外來人口,過去沒有納入垃圾分類工作的任務中,現在把這些村統一在一起,回收舊垃圾桶,并利用機械式垃圾堆肥來消除垃圾;三類為其他較小的村,這些村自然條件比較好,無外來人口,只需要進一步督促管理完善垃圾分類工作。
蓮塘:把垃圾分類“唱”出來
11月17日,蔣堂鎮蓮塘村熱鬧非凡,在村里的娘娘廳里,正在舉行黨員活動暨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文藝匯演。演出場地是在蓮塘村的文物保護地——娘娘廳,為了響應“垃圾分類”的演出主題,在舞臺對面還張貼了具有卡通形象的幾塊展板,上面展示了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廚余垃圾、可回收物四類垃圾的介紹。
適逢黨員活動日,蓮塘管理處打算以文藝匯演的形式來展現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進而推進垃圾分類工作深入各村各戶,同時也豐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演出開始前,蓮塘村的所有黨員都來到了舞臺上,對著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有的黨員已經是八九十歲的高齡老人了,但是大家卻仍舊用著自己最洪亮的聲音、最飽滿的熱情喊出宣誓口號。
此次文藝匯演是由蓮塘管理處下轄九個村的黨員、干部、村民自發組織排演的,包括有舞蹈、戲曲、小品、快板等形式在內的各種演出!栋嗣糜未骸贰ⅰ毒沤锕媚铩贰ⅰ抖霹N山》、《碧玉簪》等膾炙人口的戲曲節目贏得了觀眾們的陣陣掌聲;在知識問答環節,大家踴躍發言,把黨建知識和垃圾分類知識傳播到每一個人的心里;由四名婦女表演的垃圾分類快板節目,以其熟悉的鄉音和明快的節奏讓大家把垃圾分類銘記于心。
日前,蓮塘管理處剛剛購買了10輛新的垃圾車,和以往的垃圾車不同,這些垃圾車中間由板隔開,分為“會爛垃圾”和“不會爛垃圾”。管理處負責人還召集了負責清運垃圾的工人進行垃圾車的使用培訓,由于這些清運工年紀大都是在五六十歲左右,運送垃圾的時候要著重注意安全,比如不能把垃圾車開上垃圾房的陡坡!盎旧洗蟮拇迩f單獨會有兩輛垃圾車,小村莊則幾個合用一輛垃圾車,清運工每天上門回收垃圾,再把垃圾運到垃圾房!庇嘘P人員說道。(記者江婉秋通訊員商文輝)
直里:黨員參觀垃圾分類先進村
11月15日,正是每月一次的黨員活動日,直里管理處的全體黨員干部聚集到寺前村進行垃圾分類現場會活動。管理處下轄各村支書、主任、監委會主任、婦女主任、保潔員等共100多人來到現場一同參觀學習,力求把更多更好的經驗帶回自己的村子,發揮好黨員干部的帶頭作用!斑@里環境真是美啊,道路干凈整潔,垃圾分類也做到實處。”前來寺前村參觀的黨員干部們無不感慨道。
去年,寺前村被評為最潔凈村莊,并成為婺城區垃圾分類先行村的典型代表之一,這離不開村兩委干部和村民的共同努力。通過建立黨員、干部示范戶制度,在村里每名黨員和村干部的家門口醒目位置掛上“身份牌”,把黨員、干部的身份亮出來,讓人一眼就看到“誰是共產黨員”、“誰是干部”,這樣做能夠增強黨員干部的榮譽感和責任感,起到環境衛生引領示范作用。黨員干部在做好自身的垃圾分類工作后,再帶領聯系戶,形成網格化管理,明確職責,確保家家戶戶參與,使垃圾分類減量化工作不留空白。
為了更好地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寺前村在推行垃圾分類工作前,對村莊進行了全面的環境衛生整治,對村內的溝渠、池塘、路面進行徹底地清理打掃,將村里的垃圾池、垃圾房全部拆除;950平方米圍墻統一粉刷,30多塊文化宣傳牌整齊上墻,形成一條文化長廊,使整個村莊環境面貌煥然一新,村莊品位提檔升級,村民保護環境的參與積極性馬上就被調動起來了。
參觀過程中,解說員操著一口方言向大家介紹著寺前村,這種接地氣的方式瞬間激發了大家對垃圾分類工作的認同感和參與感。通過此次現場會大家受益良多,紛紛表示回去后要好好學習借鑒寺前的經驗知識,發揮好家庭婦女在垃圾分類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建立健全考核制度,設立督察組對垃圾分類工作進行監督檢查。
有關負責人表示,垃圾處理工作一直是一大難題,焚燒垃圾會導致環境污染,填埋垃圾又有各種限制,因此為了社會經濟效益,需要我們切切實實地搞好垃圾分類工作。十八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做到綠色發展,必須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而垃圾分類就是從小處著手,建設生態文明,堅持可持續發展,推進美麗中國建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