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三五”發展的開局之年,金華市委提出了“走在前列、共建金華”的要求,婺城區委也進一步明確,要結合婺城實際,圍繞“走在前列、共建金華”要求,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明確任務、形成合力,推動婺城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殘疾人事業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就要抓住機遇,努力適應新時期新變化,在走出自己特色的同時,融入全區乃至全市的大格局。
一、把好隊伍關,打造忠誠干凈、專業有效的殘疾人工作者隊伍。一是堅持以“兩學一做”為基礎,鍛造殘疾人工作者純潔黨性。“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是黨中央為深化黨內教育作出的又一重要部署,也是增強殘疾人工作者正能量的必然途徑,也切合殘疾人工作者人道主義和無私奉獻的精神,作為殘疾人工作者,必須要在理論上學通、思想上搞清、行動上做實、工作上創新,要圍繞黨章要求,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克己奉公、誠實謙虛,始終保持和發揚艱苦奮斗、勤儉創業的優良傳統。二是堅持以理論學習為基礎,提升殘疾人工作者專業水平。殘疾人社會工作需要專業的社會工作理論作為指導,人道主義理論、以人為本、增能理論、正常化理論都從不同角度論述了殘疾人事業發展的理論內涵,殘聯的工作性質也決定了殘疾人工作者不僅要與殘疾人聯系,更要與社會密切接觸,這就需要我們不僅掌握跟殘疾人事業密切相關的政策法律等,更要了解相關部門的專業知識,我們應該注重學習與積累,經常性開展專業理論學習培訓班,提高工作者的思想覺悟與理論思維能力。三是堅持以職業化建設為基礎,增強殘疾人工作者社會化意識。作為基層殘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我們的基層殘聯理事長和殘疾人專職委員不論是工作層面和范疇,還是服務內涵和屬性,都屬于社會工作者范疇,屬于行政性的非專業化的社會工作,我們應該積極自省自身工作人員的職業化水平,在國家政策的引導和扶持下,實現殘疾人事業的健康發展和自身調節,保障殘疾人缺失的權利,使其融入與適應社會生活。
二、把好政策關,營造善做善成,實干實效的殘疾人工作氛圍。一是注重宣傳,善加引導。2016年,浙江省啟動了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殘疾人康復補貼和社保補貼等四項補貼政策,至此,我區目前已經實施了包括康復、教育、就業、扶貧、社保等在內的近20項助殘惠殘政策,涉及到全區8362名持證殘疾人,其中新增四項補貼政策擴大受益殘疾人3000多名,為了讓殘疾人及時了解各項助殘惠殘政策,區殘聯通過發放宣傳單、專版介紹、創建并推廣微信云平臺等形式進行廣泛宣傳,殘疾人政策咨詢、辦理人員明顯增多。二是據實核查,摸清底數。四項補貼政策實施以后,區殘聯結合原有助殘惠殘政策,對符合條件尤其是新增受益殘疾人進行了全面摸底,共篩選出符合條件殘疾人2891名,在掌握底數的前提下,帶著名單對各鄉鎮街道四項補貼實施情況進行督查,對督查中發現的問題進行匯總并及時作出解答,努力消除政策不明、人員不清、程序不合等弊端。三是全面落實,力求實效。明確標準,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標準150%以下的殘疾人或本人收入在低保標準150%以下的勞動年齡段殘疾人,發放低保標準的30%的困難殘疾人的生活補貼,需要長期照護的重度殘疾人以及非重度智力、精神殘疾人分三檔發放護理補貼;明確時間,各鄉鎮街道5月底前完成上報,區殘聯6月底前完成審核并發放2016年上半年補貼,務必讓每一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按時按量領到補助;明確要求,材料審核要嚴格,需要進行經濟狀況審核的必須按照民政規定程序進行,辦證補證要嚴格,對新辦理殘疾人證和重評人員必須嚴格按照辦證程序,杜絕弄虛作假。
三、把好問題關,認真完成研究對策、補齊短板的工作任務。一是殘疾人工作者隊伍建設短板。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殘聯都在強調加強基層工作隊伍建設。就我區目前狀況來看,作為基層殘疾人工作的主要力量,區殘聯機關只有編制3人,區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所只有編制5人,缺少業務科室的配備,康復、組宣、教就無科室無人員編制,與日益增長的殘疾人工作需求脫節甚大。我區19個鄉鎮街道都配備了殘聯理事長,但專職基本沒有,且每個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都是身兼數職;各鄉鎮(街道)、村(社區)都配備了殘疾人專職委員,但真正發揮作用的很少,我們的工作人員尤其是殘疾人專職委員很明顯對殘疾人政策掌握的水平不夠,專業能力薄弱。一方面,我們需要充實區殘聯機關隊伍,積極落實鄉鎮街道殘聯理事長待遇,努力實現專崗專職;另一方面,我們亟待培養有能力、有水平、有效率的基層殘疾人工作隊伍,明確殘疾人專職委員崗位職責,落實相關待遇。二是殘疾人扶貧助困工作“短板”。近年來,婺城區貧困殘疾人小康工程、安居工程、結對幫扶等各項工作開展順利,極大改善了貧困殘疾人生活水平,殘疾人生活得到極大改善,但殘疾人平均年收入仍低于社會平均水平,因殘致貧、因殘返貧情況也時有發生。從長遠看,扶貧的政策可以更實一些,在各項助殘惠殘政策實施過程中一定要確保底數清、情況明;扶貧的形式可以更多一些,除了走訪慰問、部門結對、黨員結對等形式,還可以利用志愿者、社會力量、慈善力量等開展扶危助困;扶貧的力量可以更大一些,除了政策扶貧外,很多救助都具有臨時性一次性,對殘疾人來說可能只是杯水車薪,可以在此基礎上建立長效救助機制,確保殘疾人貧有所扶、困有所濟、難有所依。三是殘疾人創業就業工作“短板”。我區有就業年齡段殘疾人4886名,占殘疾人總數的58.9%,殘疾人創業就業形勢嚴峻,普遍存在就業層次低,結構不合理,失業風險大,狀況不穩定的問題,就業的殘疾人主要從事一些操作簡單、收入低微的行業,企業裁減人員是他們可能會首先失去工作,有些甚至連勞動合同都沒有簽,權益得不到保障。一方面,要為殘疾人提供“量體裁衣式”的就業服務體系,對有創業愿望和創業需求的殘疾人,根據個人需求,制定個性化創業服務方案;另一方面,要針對不同類別的殘疾人提供創業資金扶助、稅費減免、社會保障、行業準入等配套政策,進一步提高殘疾人創業就業補助力度。
“走在前列、共建金華”立意高遠,我們要在區委、區政府的統一領導下,進一步明確方向、抓牢重點、發揮優勢、補足短板,以殘疾人事業為載體,緊緊抓住機遇,全力投身到“走在前列、共建金華”的時代大潮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