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下午,副市長張偉亞帶領市林業局、水利局、環保局等有關部門人員來到婺城區安地鎮,調研安地水庫飲用水源水質情況。婺城區副區長張璞,武義縣副縣長鄧小章,有關鄉鎮及部門負責人參加調研。
張偉亞一行沿著安地鎮鄭宅壟一路而上,沿途查看了安地水庫水質情況及周邊村莊環境。在小同村,張偉亞仔細詢問了村里的生活污水處理情況,要求村里抓緊時間解決好污水排放問題。接著,大家來到鄭宅村,此處是安地鎮與武義縣的交界處,水庫區域分別涉及兩個區縣的鄉鎮,張偉亞希望婺城、武義能共同承擔起水源保護的責任,加強各自的監管力度,促進實現水源涵養。
安地鎮屬于安地水庫集雨區范圍的主要是外畈壟和鄭宅壟,涉及14個行政村,人口較少,村莊分散,區域面積占到全鎮一半以上。為加強飲用水源涵養,安地鎮近幾年全面開展四治兩化、垃圾分類、五水共治、污水改造等工作,并嚴格按照有關要求完成全境范圍內的畜禽養殖整治工作。據了解,安地水庫作為金華市正式的飲用水源水庫,即將投入使用,為加大水源保護,對水質有影響有隱患的問題進行查漏補缺,能有效完善和鞏固水庫的水源環境。
張偉亞指出,飲用水源保護十分重要,關系著全城大部分人的飲用問題,一直以來,市委、市政府都十分重視水源保護,在涵養水源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因此,保護水源是一項重要的任務,大家都要統一思想,保持高度重視。
張偉亞要求,一要盡快列出水源保護區和涵養區的負面清單,明確在水源保護范圍內禁止做的事情;二要嚴格控制有可能污染水源的一切活動,萎縮和取締部分產業;三要嚴格處理和整治農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各鄉鎮要管控好污水流向和垃圾問題;四要嚴格控制農業的面源污染,對畜禽養殖污染要加強調查,即查即止;五要重視庫面的保潔工作,嚴格執行對庫區范圍內的三改一拆工作,堅決取締占用水庫的行為,防止發生地質災害;六要綜合執法建立長效機制,把屬地和強力相結合,發揮鄉鎮、村的積極性,獎罰并舉,同時要根據實際建立和完善科學監測設備,保證隨時掌握水質情況。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