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記者走進婺城新城區臨江工業區的“紅牌智能電器”注塑車間,偌大的廠房里幾乎沒幾個工人,只有幾條全自動流水線正在吐出一件件產品,旁邊的機械手將產品抓起,放到另一邊的傳輸帶上。車間負責人說,原先需要20多名工人的生產線,實施“機器換人”技改項目后,只需兩名工人就足夠了。
而位于竹馬工業區的福立磚瓦廠,今年也完成了“機器換人”改造。記者發現,這里的景象與傳統磚瓦廠生產車間完全不同。定位、抓取、轉身、伸臂、碼放……一塊塊緩緩輸送的磚頭,被機械手抓起,碼成整齊的磚垛。這是該公司今年新投入生產的自動化生產線,從制磚坯,到碼放、烘干、焙燒、出窯等以前需要人工完成的工序,現在均由機器人和專用設備完成。
用工成本逐年上升、人口紅利逐步消失,是廣大制造業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而“機器換人”已經成為企業破解發展瓶頸、推進轉型升級的不二選擇。為此,婺城區審時度勢,立足實際,把“機器換人”作為引領工業轉型升級、加快“工業強區”建設的突破口,全力以赴予以推進,引領工業企業從傳統走向現代,從制造走向智造。
眼下在婺城,一場以“機器換人”為主導的“設備革命”正在火熱進行中。走進歐侖催化科技有限公司,只見裝配車間里數十臺自動化生產設備正在緊張地運行。在今年3月剛投產的汽車排氣管總成生產線上,不到五分鐘就有1套排氣管被快速生產成型。“這生產線只需9個工人操作,一天組裝300多套,比之前的人工組裝效率提高了兩倍。”該公司生產部負責人吳增輝介紹說。
歐侖從去年起開始實施“機器換人”改造,先后投入了近兩千萬元購置機械手、全自動彎管、全自動焊接等自動化設備,完成了10多道工序的全自動或半自動工藝改造和效率提升。如今,公司在人員減少的情況,產值卻比去年同期翻了一番。憑借著機器換人催生的核心競爭力,成功牽手吉利、長安、眾泰等國內十多家車企,發展前景看好。
“機器換人”是婺城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突破口之一,也成了婺城高端裝備制造企業新一輪發展的契機。金磐機電公司年產100萬臺電動工具自動化裝配生產線投產后,平均每條生產線少用工10名,按人均5萬元成本計算,一年一條生產線就可節約50萬元。萬里揚變速器總裝車間一條長約100米的流水線,也只有不到10名工人。該公司技改投資科負責人謝小兵說,新型流水線投產后,人員縮減了近一半。人工雖然減少了,產能卻增加了,生產效率比改造前提高了6倍以上,有力促進了產品的升級、產能的整合、資源的優化配置。今年前5月,公司產值、銷售收入等指標均比去年同期增長25%以上。
目前,“機器換人”已成為婺城廣大企業的共識,以“機器換人”為主導的“設備革命”方興未艾。在婺城區,總投資達9.2億元、被列入市“機器換人”示范項目的10個已有7個完工。隨著這一批項目的完工,有力地推進了婺城工業轉型升級。今年1至5月份,婺城區完成工業技改投入4.82億元,同比增長27.8%;技改投資占工業投資比重達78.54%。列入市重點技改項目17個。全區工業投資累計完成6.15億元,同比增長9.82%,增速高于一季度3.2個百分點。全區實現工業總產值55.16億元,同比增長8%。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