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有人說那個大別墅是拿來養豬的,村里人都不相信。哪有養豬場不臟不臭的?這么些年了,我們就從來沒聞到過豬味兒。不過,現在報紙、電視都報道了,那確確實實是大型養豬場。想想真是厲害,能辦起這么干凈漂亮的養豬場,不簡單!”昨天上午,在婺城區白龍橋鎮古方二村,提起村邊那個豪華的歐美風格“農莊”,附近村民都感慨地說。
村民口中的“大別墅”就是浙江美保龍種豬育種有限公司。走近該公司,入眼除了氣派的歐美風格建筑,還有滿目綠化,蔥蘢的桂花樹,錯落的茶梅、灌木……一派田園農莊風光。再走進公司內部,室內窗明幾凈、氣派大方;室外田園、草地、花香,清新而美麗。咦,怎么養豬場四處都見不著豬呢?工作人員自豪地笑了:“我們這里,年出欄豬只4萬頭,其中種豬1.5萬頭。正因為量大,采取的是自動化養殖,人接觸不到豬。”原來,該公司包括豬舍建筑、設備設施,都吸納了國際、國內著名農牧企業的先進成果,在“批進批出、養防并舉、綜合防制”的基礎上,走數字化養豬之路。監控探頭、智能化溫控和水簾負壓通風控制系統,還有數千平方米的高效地暖和數十臺套的畜舍空調,這是豬舍的精良裝備;無污染自動供料、自動飲水、高床產仔……這是豬只們的生活待遇。有了這些,飼養員可以通過視頻觀察豬只情況,只要按按鈕就能給豬添飼料,根本無需與其“零距離”接觸。也難怪這里的飼養員,每天上班下班都能“我自潔來還潔去”,根本不會有傳統養殖中,人工給料、清理豬舍必然帶來的狼狽和渾身異味。
先進的養殖工藝,不僅讓工作人員遠離臟臭和繁重的體力活,還減少了資源浪費,尤其大大降低了水的使用量。比如,這里的豬通過碗式飲水器飲水,可以減少50%的浪費;因豬舍常年恒溫,夏天也能做到不沖水;通過干清糞處理工藝和雨污分流系統,豬舍沖水量可以減少20%。當然,要讓周邊村民“從來沒聞見過豬味兒”,除了先進的養殖工藝,最重要的是這里有著國內最先進的污水處理系統,以及污染物內循環利用模式。
據介紹,這個養殖基地核心區360畝,其中用于苗木種植的就有312畝。這312畝的綠化,都以豬舍污染物為肥料,均長得郁郁蔥蔥,又為這個“莊園”增色不少。不過,你別以為“豬舍污染物”就必然臭氣熏天,其實經過處理成為肥料后,它既無公害,也無污染。
原來,“美保龍”最初的建設理念就是“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和生態效益型”。為此,公司投資1000多萬元配備了當時國內最先進的農業結合工業處理工藝,對污水進行綜合處理和利用。具體地說,該養殖基地采取了污染物內循環利用模式,也就是對豬糞采用干清糞工藝,豬糞經風干、添加微生物、堆積發酵等工藝后,制成無公害、無污染的第四代新型活性肥,主要應用于苗木、蔬菜種植;對污水采用高效固液分離系統,高效UASB厭氧發酵系統,四級生化聯合處理技術,七級沉淀過濾分離處理、終端消毒等工藝,處理后水循環用于豬欄沖洗、苗木灌溉和水產養殖,實現了生產用水的自我生態循環;沼氣用于發電,平均每天可發電1200KW,基本滿足養殖場污水處理用電需要。
如今,“美保龍”因為“別墅養豬”、“污染零排放”,已經成為婺城現代畜禽養殖產業轉型升級的樣本和典范。隨著公司名氣越來越大,前來參觀、考察、學習的團隊來了一批又一批,可“美保龍”并沒有就此停下追求“綠色環保”的腳步。如今,公司已經將建設50畝人工生態濕地,打造水生蔬菜栽培溫室系統提上了日程,以進一步凈化水質培育水生蔬菜,提高企業經濟效益。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