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臂膀,很有力,足以挽回溺水群眾的生命;
他的肩背,很可靠,足以撐起迷路老人的希望;
他的心,很脆弱,需要時刻帶著“救心丸”;
他的心,很火熱,時刻裝著有需要的群眾;
他就是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的民警———陳向東。
送小孩回家、背老人上樓,這是他的日常
8月29日的正午,陽光熾熱,患有老年癡呆的85歲老人姜奶奶獨自出門逛街,忽然在金華江北市區迷路了。
焦慮和緊張寫滿了她的臉。好心的路人幫其報警求助后,陳向東來到了她的面前。因為上了年紀,姜奶奶的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都有明顯下降,怎么也說不出一句有用的話來,只是自稱無兒無女,無依無靠,獨自生活,希望民警能幫助她回家。
陳向東很無奈,姜奶奶似乎也明白了現狀,滿是皺紋的眼角泛起了淚花。陳向東帶姜奶奶回派出所里安撫她的情緒。經過大量繁瑣的數據資料查詢,終于發現姜奶奶可能住在江南的一個小區里。心里的石頭也算落了地,陳向東立即帶著姜奶奶趕了過去。
小區保安一眼就認出了姜奶奶,并把陳向東帶到一幢居民樓的樓下。可能是半天的焦慮不安,消耗了她本就不多的體力,站在樓下遲遲不上樓。陳向東看出了她的難處,俯下身,躬起背,背著姜奶奶把她送到了二樓的家門口。
其實就在當天上午,陳向東剛剛才護送了一名在銀泰商圈和父母走失的小男孩安全回到家人身邊。
已經數不清送回了多少迷路的小孩、老人,有時是在艷陽高照的正午,有時是在星光寥寥的深夜;有時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季,還有的是在烈日炎炎的夏天。
時間循環、四季更迭,陳向東卻一直在守護百姓的路上。
救溺水群眾、辦大小案子,也是他的日常
今年6月初,一名孕婦跳江輕生,是陳向東第一個跳入水中,苦苦相勸20多分鐘未果,怕女子體力不支有危險,陳向東一直守護在她的身邊并最終和戰友一起使用皮劃艇將其救起。
7月初,正在婺江邊執勤的陳向東聽到群眾在喊“落水了,有人落水了。”他三步并成兩步跑到岸邊,跳入婺江,與另一名民警成功救起一位在江中洗澡卻體力不支被沖下水的老人。
就在轄區這段并不算長的婺江河道邊,陳向東來來回回不知道救助了多少群眾,也許大部分群眾不知道他的名字,但很多人都知道有一名長相憨厚,兩鬢略白的民警時常出現在這里,守護在這里。
陳向東救人沖鋒在前,辦起案子也是當仁不讓。2014年3月,他就和所里的其他民警一道幫一位失主找回了價值上百萬元的珠寶。
今年,陳向東承擔起轄區消防和危險化學品管控工作,要對轄區內20多家單位進行每月4次的檢查指導。可以說這是一項任務很重的工作,但他沒有推諉、沒有怨言,一家一家地走訪,一項一項地核對,發現問題了,耐心細致地指導。但有時候,陳向東也會著急上火,有一家單位的隱患問題老是整改不掉,他就依法發出了整改通知單,之后連續幾天呆在這家單位幫助督促問題整改。
城中派出所的教導員施健航是這么評價陳向東的,2005年10月,從部隊專業到城中派出所,無論年齡、資歷還是黨齡,在所里都是排在前面的。不過,可別看他兩鬢白發,干起活來一絲不茍、干勁十足。平時對待老百姓總是笑嘻嘻的,很和氣。但是遇到有人違法違規了,他也能拉下臉來,依法嚴肅處理。
便服和警服都裝有“救心丸”,更是他的常態
“如果不是那天救人后在單位內部群里看到消息,我們都不知道陳向東居然有心臟病。”婺城公安分局城中派出所教導員施健航說,平時出警,陳向東非常賣力,絲毫看不出身體有問題。
同事方鍵是最早知道陳向東患有冠心病的。方鍵回想,今年4月中旬的一天,輪到他們警組值班,一同出警調處一起債務糾紛。回來路上,陳向東臉色發白,突然說身體不舒服,要去醫院檢查一下。三四十分鐘后,他就拿著住院單回來值班了。
方鍵問他怎么樣,他從上衣口袋里摸出兩顆膠囊,說,一旦他倒下了,記得給他吃,這是救命藥。我開始以為他在開玩笑,后來才知道,他心臟不好,醫生已經多次要求他住院了。方鍵問他為什么不住院,他說班還是要值的,不然剩三個同事值班吃不消。
早在兩年前,陳向東經常感覺胸口痛,去醫院檢查后才得知,自己患了冠心病。醫生當時就開了住院單,不過他沒去。春節前他又去了醫院,醫生又讓他住院,他說不好意思請假。4月份他去檢查,醫生還是要求住院。這次他表明了自己的職業,醫生也理解當警察的不易,就給他配了速效救心丸。
現在,他在兩套衣服上放著“救心丸”,一套是下班時穿的便服,一套是上班時穿的警服。”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