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是“預防出生缺陷周”,日前,婺城區衛計局在白龍橋鎮組織開展了主題為“防治出生缺陷,生命健康啟航”宣傳活動,以倡導社會關注和支持預防出生缺陷工作,普及預防出生缺陷知識。活動分為預防出生缺陷培訓會和現場宣傳咨詢活動兩個環節。
宣傳咨詢現場,工作人員向群眾免費發放現葉酸片、宣傳資料、避孕藥具等,向群眾宣傳優生優育、預防出生缺陷知識,積極倡導婚前醫學檢查和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優生優育篩查等知識。
在隨后的培訓會中,區婦幼保健計劃生育服務中心保健科主任楊宏偉前來為聽課的待孕婦女和白龍橋鎮各村婦女干部詳細講解了重視婚前保健和孕前檢查、實行計劃妊娠、孕前服用葉酸預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性,以及孕期保健、產前篩查和診斷、新生兒疾病篩查、0~6歲兒童殘疾篩查和康復服務的重要意義和主要措施等健康教育內容。
在講解知識的同時,還穿插了有獎競猜環節,“什么是出生缺陷”“增補葉酸的作用”“多少歲為高齡產婦”……問題一出,現場的婦女們積極參與搶答。“我覺得這樣的活動形式很好,既起到了宣傳效果,又讓我們記憶深刻。”拿到獎品的王女士說。
鏈接:出生缺陷的預防
●什么是出生缺陷?
出生缺陷是指嬰兒出生前,在母體內便發生了發育異常,出生后表現為結構性、功能性或生物化學性等方面的異常。出生缺陷在全身各個系統都有,有的明顯,如:肢體畸形、腦積水、脊柱裂、唇裂等,在出生就能表現出來。有些是出生后在成長過程中逐漸表現出來。如:智力低下、苯丙酮尿癥、甲狀腺功能低下聽力障礙等,出生缺陷干預工程就是通過科學的新技術、新方法有效地降低先天性病殘兒的發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的素質。
●出生缺陷發生的原因有哪些?
遺傳因素:遺傳病是一種能夠遺傳給子孫后代的疾病,最常見的疾病有先天愚型(21-三體綜合癥)和18-三體綜合癥。
環境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化學因素、物理因素和藥物因素等。
(1)生物因素:是主要原因之一,特別是母親在孕期受到某些病原體感染時(包括病毒、細菌、寄生蟲等)這些病原體能夠通過胎盤絨毛屏或子宮頸上行感染胎兒,主要有TORCH病原體,它們是弓型體、風疹病毒、巨細胞病毒、單細胞病毒,此外還有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肝炎病毒和梅毒螺旋體。
(2)化學因素:農藥,有機汞、鎘、汞、錳、鋁等重金屬和丙烯腈等高分子化合物等。
(3)物理因素:物理因素是指人們在日常生活和勞動中存在的氣象條件,輻射、噪聲和振動等。引起致畸的主要是輻射,如X射線、各種其他射線輻射可引起染色體畸變而導致胎兒發生畸形。
(4)藥物因素:大多數抗腫瘤藥有毒性,胚胎細胞對抗腫瘤藥比成熟分化的細胞敏感,因此,這類藥物大多在較低劑量時就對胚胎產生較大的損害?咕厝珂溍顾、卡那霉素以及大部分抗結核藥,激素類和活疫苗等在孕早期即致畸,敏感期(懷孕后第5-10周)使用均可有致畸危險。
(5)其他:如煙、酒,大量飲酒后胎兒發生畸形的危險很大,其特征為發育遲緩、小頭畸形、多發性小樣畸形等,吸煙可引起流產、早產、先天性心臟病和新生兒低體重等。
●什么是出生缺陷“三級預防”?
一級預防:防止出生缺陷的發生。包括婚前檢查、遺傳咨詢、選擇最佳的生育年齡、孕前保健(包括合理營養、預防感染、謹慎用藥、戒煙、戒酒、避免接觸放射線和有毒物質、避免接觸高溫環境等)。通過優生科普教育和采取技術手段干預(包括增補葉酸、外周血染色體檢測、TORCH檢測、預防接種等)。
二級預防:減少出生缺陷兒的出生。主要在孕期內通過開展產前篩查及高風險人群羊水染色體檢測、物理診斷等技術手段、早發現、早診斷和早采取措施。
三級預防:對已出生的缺陷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或介紹轉診。目前開展的新生兒代謝疾病篩查和聽力篩選可做到早發現,早干預,減少傷殘,提高生存和生活質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