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金華磐安人陳斌強精心照顧身患老年癡呆母親的事跡撥動了無數人心靈深處的弦,他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了“孝子”的真正內涵。
今年,根據陳斌強真實事跡改編的院線電影《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將在全國進行公映。《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講述了一位鄉村教師排除萬難照顧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傾情盡孝,背母上班”的故事。
日前,記者采訪了浙江京磐影業有限公司總經理(該劇制片人)、來自婺城區雅畈鎮的潘麗娜,聽她分享該影片幕后的故事。
“金華能出現這樣一個孝子,感觸很大”
2015年6月24日,由浙江京磐影業、源來傳播出品,華視傳媒、金視傳媒、非凡傳播、毅廣文化聯合出品,中共金華市委宣傳部聯合攝制的溫情大作《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原名《母愛筆記》),在磐安縣盤龍廣場舉行了開機儀式。現場人山人海,格外隆重。
《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根據“感動中國年度人物”、全國師德楷模、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孝老愛親模范”陳斌強的真實事跡改編,影片講述了一位鄉村教師排除萬難照顧患有嚴重老年癡呆癥的母親,“傾情盡孝,背母上班”的故事。
影片通過鏡頭展現了一個善良、孝順、負責的人民教師對母親的大孝和對學生的關愛的正能量形象。他不圖名利,無私奉獻,他用小時候母親背自己的那條背帶背母親,這一背背起的不僅是母親的余生,更背起了中華民族千年孝義的傳承,與當今許多拋棄父母、虐待父母的逆子形成鮮明對比。劇本創作過程中,編劇既細膩地塑造人物形象,又用當代人更易接受的方式弘揚傳統孝賢文化,該片立足孝的親情,折射人性中善良與愛的光輝,它填補了中國電影市場真正反映母子情的情感片的空白,是國家弘揚孝文化理念在電影領域的具體體現……
談起這部影片,制片人潘麗娜表示,在2013年2月播出的“感動中國”2012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讓她注意到了陳斌強這一人物。“百善孝為先。陳斌強的孝行深深地感動了我,當時覺得我們金華能出現這樣的一個孝子,感觸很大。”2014年下半年,導演景永通過朋友找到潘麗娜,表示自己創作了一個劇本,問其有沒有意向進行合作。
景永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2011年參加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劇本規劃中心學習,曾任中華全國總工會文工團創編室編劇、導演;中國社會音樂研究會常務理事、副秘書長;中國社會音樂影視演藝中心主任。他所執導的電影《蜜橘又紅了》、《花園農家》入圍第19屆金雞百花電影節金色的田野農村題材電影展;《哈啰義烏》入圍第二十屆金雞百花電影節新片展;《一個老師的學校》榮獲山西省五個一工程獎;《商魂》入圍第二十二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優秀國產新片展并榮獲優秀新片獎;《花園農家》榮獲第一屆中國農村題材電影表彰優秀故事片獎……
潘麗娜曾在荷蘭學習拍攝國際紀錄片,當景永找到她時,她覺得紀錄片與電影相差不大,便欣然接受導演景永的劇本,并與公司陸建斌董事長一起欣賞了起來。看了劇本之后,兩位負責人當即表示自己對這一題材非常看好,于是和景永導演進一步討論電影的敘事結構等問題。在討論中,景永向兩位詳細地介紹了這部影片的構思,“景永導演告訴我,陳斌強的事跡在央視‘感動中國’播出后,他第一時間就到磐安進行采風、考察,并多次深入陳斌強老師居住地周邊及當地宣傳部了解具體情況,最終寫成劇本。”潘麗娜告訴記者。
2014年12月,影片籌備組正式成立,并開始做開拍前的各項籌備工作,2015年6月正式開機。
“拍攝過程中,演員和劇組工作人員都非常敬業”
據潘麗娜介紹,此部影片女一號——滿頭華發,淳樸堅強的60多歲老母親由演員史可飾演。史可1966年出生于湖北枝江市,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1988年因在劇情電影《殺手情》中飾演女主角美玉出道,同年,主演電影《搖滾青年》。參演過電視劇《繼母》《過把癮》《血色殘陽》和電影《偷渡的女人》等。演員金糧飾演劇中男一號陳悅翔,也就是陳斌強的人物原型。金糧是山東濱州人,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曾參演電視劇《毛澤東》《白銀谷》《紅色搖籃》及電影《社區民警故事》《商魂》《戰將周希漢》等。
“史可老師第一次看到劇本就表示會積極配合電影拍攝,我還記得她的生日就在劇組中度過的。”潘麗娜告訴記者,史可老師非常敬業,在開拍前夕,她便提前來到磐安看望陳斌強的老母親,觀察老母親的一言一行。除此之外,她還去了當地其他敬老院看望很多患有老年癡呆癥的老人,根據自己的親身體驗去詮釋“癡呆老母親”這個角色。
“金糧一直以來參演電視劇比較多,而電影的節奏相對更快一些。”潘麗娜說,由于電影劇情很是感人,在拍攝的過程中,金糧幾次潸然淚下,但導演要求演繹的過程中需要做到有淚不能流,所以演員一定要忍住眼淚,堅持把劇情拍攝完美。影片中,有一個劇情是兒子幫老母親洗澡,拍攝時正好是7月份,天氣格外炎熱,在直冒熱氣的澡堂里拍攝,非常難熬。還有一回,劇組在一次拍攝過程中,遇到雙臺風,為了不耽誤行程,劇組堅持搶時間拍攝,那幾天拍到凌晨兩三點是常事,晚上休息時間不到兩小時,第二天早上五六點又重新出發開始拍攝。不過,不管是演員還是劇組里的工作人員,都非常有耐心和毅力,力爭把每一場戲拍到最好。
據潘麗娜介紹,影片中飾演兒時陳斌強的小演員正是現實中陳斌強的兒子。其兒子通過影片的拍攝,在“奶奶對父親的愛”、“父親對奶奶的孝”及“父親以前的吃穿住行”中感觸良多,多次眼睛泛紅,更從拍攝中感受到“孝”的重要性。
此影片全程在故事發生地金華磐安取景拍攝,通過磐安農村信用聯社發動,參與拍攝的群眾演員有近90%來自磐安本土,是一部真正的本土故事、本土演員、本土影視機構合力的本土影視作品。主創人員希望讓大家在看到這個地方的外在美時,也能感受到人物的內在美。一方水土養育一方兒女,影片通過本土化制造,打造原汁原味的故事片,放映之際將向世界展示金華兒女的精神風貌,同時也向全國所有孝老愛親的楷模們致敬。“原計劃電影整個投資在1200萬元左右,并打算在今年母親節將電影推出,但考慮到音樂問題,便把最好的上映檔期改掉了。”潘麗娜表示,此影片是主旋律電影,音樂是非常重要的,音樂跟不上,會導致整場電影的情感表達不到位,所以制作團隊在音樂上花了重金。
電影《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近期將與金華觀眾見面。為了回饋磐安當地市民,9月26日起,制作團隊會在當地舉行萬人看片會,讓磐安人民欣賞自己的本土電影。之后,也會在金華周邊縣市組織觀看電影。
潘麗娜表示,電影從前期準備到拍攝結束得到了中共磐安縣委宣傳部、文廣新局、旅游風景管理局及磐安縣農村信用聯社、磐安大盤山溫泉山莊等部門與企業的大力支持。她對此表示衷心的感謝。潘麗娜告訴記者,接下來,他們還將和磐安縣旅游風景管理局合作,舉行一系列的“陪父母看一場電影”、“帶上父母,免費游磐安”等活動,例如在磐安舉行憑《我與母親的那段日子》影票免費進景點(規定期限內)、80歲以上老人免費住賓館等活動,傳遞孝老愛親的正能量……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