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園溪貫穿著整個沙溪村,從村中間緩緩流過,河上有許多座小橋,村民來往走動,小橋是聯系交往的紐帶。新獅街道沙溪村位于二環北路與滬昆高速之間,再往東便是金東區,往西是金華六中。在沙溪村的村口,新建了一個景觀公園,上面立著一塊石碑,紅黃配色的石碑上面寫著“沙溪村歡迎您”六個字。
波斯菊花海,芳香引得眾人來
從市區來到沙溪村,村口的景觀公園是必經之地,這里原先是家廠房,去年“三改一拆”后,這里修建成了景觀公園。公園占地面積3000多平方米,公園里鋪上了草坪,種上了樹木。一座牌樓正面朝著公路,左右刻著一幅對聯:“承北山龍脈通元清水滌濁沙,顯祖宮赫靈文明古村溯源溪。”橫批是“文明沙溪”。在牌樓后面是一塊巨石,石頭上刻著一個“和”字,特別顯眼。公園的一側便是通園溪,流經整個村莊后,緩緩地前往下一個目的地。連著公園,河上有一座浮橋,橋面鋪著古色古香的木板,雖然小橋很短,走在上面卻有另外一種風情。
從公園往村子走,隔著通園溪有兩條路。東面的道路邊,絕美的景色瞬間沖擊了每一個人路過的人。一朵朵盛開的鮮花,猶如經歷了整個寒冬,在這個夏天拼命地綻放著;也像趕赴戰場的勇士,在凋謝之前發出最偉大的“吶喊”。此時正是開花的季節,從遠處望去,那是一片花的海洋。花海,是沙溪村民給這片花的海洋取得名字。整個花海的面積有十畝左右,芳香撲鼻,令人心曠神怡。從九月初開花后,已經吸引了眾多游客慕名前來。為了創造美好環境,今年夏天,沙溪村兩委決定將村口的集體土地建設成一個美麗村莊的典范和窗口。村支書樓少宏告訴記者,原先這塊地雜草叢生,經過村兩委多處考察,最終選擇了種植波斯菊。波斯菊有個很明顯的特征,花期特別長。今年九月初開始,到十一月都是開花的季節。當初種植波斯菊時,黨員干部都是義務參加勞動,村民們看到花海的規劃,也都非常贊同,種植波斯菊時,村民們也只是象征性地領取工資。
過了花海,沿著河邊一路走進村子,河水清澈,河面上看不到垃圾袋等白色垃圾和其他漂浮物。道路都已經硬化,之前的綠化也很好地保存了下來。讓人眼前一亮的是別具一格的路燈設計,“紅紅的中國結”,中國結下面布置著兩只長燈管,顯得非常喜慶。一排排整齊的房屋,不時可以看到小轎車停在家門口。村民的房前屋后收拾得非常整齊和干凈,絲毫沒有雜亂無章的感覺。一些村民在門前的小庭院中種植了小青菜、絲瓜等,而更多的村民屋前是一盆盆景觀盆栽和盛開的鮮花。邵大爺和妻子平時在家帶孫子,自家門口種植了茶花和吊蘭,他告訴記者,從去年開展環境整治工作以來,村里的整體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的“臟亂差”變成了整潔、清爽的宜居環境。現在每天都會有人清掃道路,而村民們發現自己門口有垃圾,也會馬上進行清掃。更重要的是環境變化了,蒼蠅蚊子等都少了許多,讓村民切實享受到了環境變化帶來的成果。
建設美麗宜居村莊,
沙溪村有800多人,之前還有許多人住在危舊房中,為了建設美麗沙溪,讓全體村民過上安居樂業的幸福生活。村兩委啟動了危舊房拆遷工作,至今已拆除了7000多平方米,涉及60多戶,最多的一戶有3處老宅,共200多平方米。按照村兩委的規劃,村民們的新宅基地已經完成了平整土地,基礎正在施工中。
據樓少宏介紹,沙溪村申報了浙江省美麗宜居示范村,是新獅街道唯一申報的一個村莊。經過快兩年的建設,沙溪村村容村貌得到了非常大的改變。記者在村里看到,除了已經完成的村口景觀公園、花海等景點,還有村里橋頭景觀區,一座涼亭已經修建完成,周邊配套工程正在施工。新的文化綜合樓完成建設,周邊在進行道路硬化。屆時村里的文化禮堂、便民服務都將放在文化綜合樓。通園溪整治也是村里的一項重要工作,配合上級部門的“五水共治”整治行動,沙溪村將通園溪去年進行清淤,清理河底淤泥幾百車。今年又進行了清洗河底,水質得到明顯改善。河岸兩側重新進行了整理,計劃在近期將在岸邊安裝護欄,既能保障安全也是一處別致的景觀。
記者在沙溪村委臨時辦公樓中看到了一面關于垃圾分類先進村的流動紅旗,在打造美麗村莊的過程中,鄉村保潔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自婺城區開展垃圾分類工作以來,沙溪村以此為契機,大力在村里宣傳垃圾分類的好處,黨員干部帶頭做起,并指導村民積極參與。錢大伯今年66歲,已經有點耳背,現在是村里的保潔員之一。他每天的工作運送村里的垃圾,上午收集村民門前不會爛的垃圾,然后運送到垃圾站;下午收集會爛的垃圾,倒進村里的垃圾房。村里還有其他保潔員,每天巡邏在大街小巷,看到地上有紙屑、煙頭等垃圾物,會第一時間進行清掃。樓少宏說,村民都能把垃圾進行很好的分類,而且還養成了不亂扔垃圾的好習慣,整體環境實現了大變樣。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