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忙完G20杭州峰會維穩安保工作,城北街道全體工作人員顧不上休息,又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迎國衛復審、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中。堆積在路邊的垃圾運走了,路面的油污沖刷干凈了,社區樓道整潔美化了,隨處可見穿著紅馬甲、臂戴紅袖章的志愿者……9月初,城北街道迎國衛復審、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如火如荼地在轄區范圍內展開,城北街道的機關干部、各社區干部、學校、百余名志愿者、共建單位全員參與,全情投入,全力以赴,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全街道營造出了一股濃濃的“雙創”氛圍。
在助力“雙創”過程中,城北街道積極動員社區居民、黨員參加“文明城市志愿者”行動,志愿者們每天都在主要路口、居民小區進行執勤,宣傳文明城區創建,勸阻不文明行為。社區志愿者們人手一把鐵夾、一只塑料桶,“你丟我撿”,為文明城區創建盡自己的一份力。
黨員
黨員身份亮出來
黨員的責任擔起來
自9月初打響迎國衛復審攻堅戰以來,一批批黨員積極投入這場攻堅戰中來,起到了中流砥柱作用。
胡力和是青年路第一支部書記,作為一名黨員,胡力和一直熱心參與社區各項工作,為身邊的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此次“雙創”行動,他積極完成社區安排各項任務,并動員身邊的居民參與其中。還有今年67歲的李玉球,也是一名老黨員,雖然腿腳不方便,但是,作為一名黨員,她還是每天堅持參與社區的巡邏工作,他們都說:“因為我是一名黨員,所以必須起帶頭作用。”據了解,在此次“雙創”過程中,像他們這樣樂于奉獻、敢于擔當的黨員還有很多。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著黨員的責任與擔當。
誰是黨員?黨員的責任是什么?如何能夠讓黨員更好地發揮作用?在城北街道紅湖路社區常樂小區里,記者看到樓道里張貼著一張醒目的“黨員在你身邊”的牌子,牌子上清楚地羅列出樓道里每家每戶的門牌號,有幾個門牌號下“共產黨員戶”幾個大字,格外醒目。在門牌號一欄的旁邊,寫著黨員的承諾。
紅湖路社區作為婺城區“黨員亮身份”活動的試點單位,9月15日前就已經在黨員較為集中的小區樓道里安裝起了“黨員在你身邊”的牌子。據紅湖路社區黨委書記吳曉紅介紹,為了更好地開展社區各項工作,讓社區黨員參與其中,自9月初開始,社區就在積極開展此項活動。
很多黨員都在自家的門口看到了這塊牌子,臉上不禁多了幾分自豪,但“黨員在你身邊”牌子的張貼,更重要的還是給黨員以警示作用。“黨員們走進樓道里,看到這塊牌子就會意識到自己是黨員,應該在樓道里起帶頭作用。”吳曉紅說,黨員的身份亮出來了,黨員的責任自然就得擔起來。
樓道黨員亮身份,一來是給黨員自身以鞭策作用,二來是方便群眾監督黨員的行為。吳曉紅告訴記者,目前“黨員亮身份”活動才剛剛起步,接下來,社區會繼續做好這項工作,把黨員的身份亮出來,讓黨員在今后的各項工作中起到更好的帶頭作用。
志愿者
“紅色”成為了這場戰役的主色調
在“雙創”期間,城北街道各個社區的志愿者隊伍每天都在街上進行巡邏。據了解,這幾支志愿者隊伍是由樓道長、社區黨員以及志愿者組成。他們或2人一組、或4人一組,在轄區范圍內巡邏、勸導不文明行為。
每天上午8點30分,頭戴小紅帽、肩配紅袖章的志愿者巡邏隊就開始在轄區范圍內開展巡邏。他們沿著社區里的主干道、背街小巷徒步進行巡邏,一圈下來,至少也得花一個上午。在巡邏的過程中,看到有不文明的現象,他們都會及時地上前去勸導。與此同時,他們還挑起了“撿垃圾”的任務,見到地上有煙蒂、紙屑,他們都會隨手撿起來。為了能夠方便“撿垃圾”,紅湖路社區還專門為志愿者們配備了一只小紅桶和一只小鐵夾。每次巡邏行動,社區里的志愿者們都不會讓自己“空著手”,一手拿小紅桶,一手拿鐵夾,邊走邊“撿”,一路走來,身后留下的是一條干凈整潔的道路。
據了解,志愿者巡邏隊大部分都是由社區退休老人組成,平均年紀都在五六十歲。今年72歲的鄭明華是鄭崗山社區巡邏隊的一員。每次輪到自己巡邏的那天,老人總會早早地來到社區服務中心集合。老人上了年紀,社區的工作人員總會勸他,“你年紀大了,就別去巡邏了。”但每次,他都說:“我雖然年紀大了,但還是想為文明城市創建出一份自己的力。”
紅馬甲、紅袖章還有一顆熱情的紅心,“紅色”成為了這場攻堅戰的主色調,成為了城北街道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學校
文明,從孩子們開始
9月1日,是全市中小學正式開學的日子。這天的紅湖路小學門口,一大早便有幾個孩子拿著小鐵夾、垃圾桶在撿垃圾。每天上學、放學前撿一次垃圾已經成為了紅湖路小學孩子們的習慣。
紅湖路小學門口有條車門巷,是連接不老巷與常樂巷的交通要道,學校加上毗鄰的家裝市場,打這兒經過的人很多。走的人多了,垃圾自然就不知不覺地多了起來。
剛開學,紅湖路小學啄木鳥小分隊的孩子們便自覺地在學校門口撿起垃圾來。孩子們手拿鐵鉗、廢紙簍,胸佩紅領巾、身著紅馬甲,分早晨、傍晚兩次在巷里行走,兩雙小眼睛直盯著地上,生怕錯過一個角落里的垃圾。餐巾紙、塑料袋、廣告紙、橘子皮、花生殼、甘蔗渣……什么垃圾都有。四五個孩子,沿著百來米的車門巷仔仔細細地搜尋垃圾。不到一會兒,就撿了有大半個廢紙簍。
開學至今,孩子們每天都風雨無阻地堅持早、晚各撿一次垃圾。前段時間,正逢迎國衛復審以及文明城市創建,紅湖路小學門口的這條車門巷一直都很干凈,從來也不用勞煩社區的工作人員前來打掃。
紅湖路小學孩子們的善美之舉影響了一大批家長。有時候他們在撿垃圾的時候,還會聽到家長對自己的孩子說“你看你的同學在辛苦地撿垃圾,你以后可不能再亂丟垃圾了”。紅湖路小學校長羅良慶在自己的朋友圈里說道:“只要學校在,我們就在,我們會一直堅持做下去,直到垃圾‘回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