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氣的南下,讓婺城的氣溫一下子低了很多。11月27日,久違的太陽終于露臉了。天氣一放晴,白龍橋鎮白龍橋村的小廣場上又開始忙活起來了。原來,這里正在“加班加點”趕工建造村文化舞臺。
自去年開始,白龍橋鎮圍繞“文化禮堂,精神家園”主題,結合熱點話題,豐富道德建設舉措,挖掘鄉土文化載體,大力推進農村文化禮堂建設,通過深挖文化育特色、規范活動秀民俗來建設完善農村文化禮堂。
記者來到白龍橋村居家養老照料中心的時候,已經是下午四點左右,走進居家養老照料中心,記者看到,幾位老人正坐在大廳里看電視,老人們告訴記者,原先,村里沒有居家養老照料中心,上了年紀的老人吃飯都得自己解決。去年,村里花錢造了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大家吃飯也不用愁了,平時沒事的時候,還可以在文化禮堂里搓搓麻將,拉拉家常。
老人們口中的文化禮堂,和居家養老照料中心僅一門之隔。據村委婦女主任倪遠增介紹,原先,村里并沒有文化禮堂,去年,村里投入資金修繕了祠堂,修繕以后的祠堂保留原汁原味的古樸味道。為了充分利用村集體資源,村兩委決定,將祠堂作為建造文化禮堂的“基地”,在此基礎上,著力打造善美講堂,村史廊、民風廊等“六廊”文化,以此來推進村文化禮堂建設。
為了能夠把村文化禮堂建設好,去年,村兩委還專門組織相關負責人前往金東區的鎖園村、婺城區的喻斯村等地考察學習,“參觀以后,對如何提升文化禮堂內涵,提升農村文化禮堂的使用率和村民的參與率,并把它打造成村民共同的生活舞臺與精神家園,真正讓文化成果長效惠民有了更充實的思路和動力。”倪遠增說,回來以后,自己就開始搜集村史、民風等資料,目前已經全部搜集完成。這不,這兩天,正抓緊時間制作,希望可以在12月初能夠把善美講堂以及“六廊”制作完成。
走出村文化禮堂,正對著小廣場,廣場上的文化舞臺已經初步有了模樣,木制的舞臺、白墻黛瓦……倪遠增告訴記者,“這兩天,工人們正加班加點地趕工,爭取能夠在12月初完成文化舞臺建設。等文化舞臺建設完成以后,我們還將在小廣場的兩側建一個文化宣傳欄以及黨建宣傳欄。”再過幾日,這里必將成為白龍橋村最為熱鬧的場所。
除了白龍橋村,白龍橋鎮下窯村文化禮堂也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就在前段時間,就有村民在文化禮堂中完成了婚禮的宴請。不少村民表示,在文化禮堂中宴請顯得更熱鬧、更有意義了。
據介紹,下窯村文化禮堂所在地原本就是以前村里的大禮堂,以前村里有什么大事都要在禮堂開會。后來,禮堂年久失修,里面也變成了擺放舊物的地方。一直到今年4月份,文化禮堂的建設才正式啟動。文化禮堂邊上就是一個敬老院,里面的老人大部分都是附近的村民,聽說要重新造文化禮堂,老人們都樂開了懷,想想又有了一個娛樂的地方。
下窯村文化禮堂共建有三樓,一樓給村里老人們開展老年活動,還建有一個文化大舞臺,豐富村民的業余生活。二樓則是下窯的窯文化展示廳,三樓是陳舊館,展示一些以前的舊物件。據村干部介紹,整個文化禮堂預計在今年12月底完成驗收,屆時,這里又將變成村民聚集的地方。
農村文化禮堂是喚醒村民集體記憶的最佳載體,它通過建筑、內部展陳和開展文體活動等,處處反映出一個村莊逝去的歲月、曾經的歷史文化,也能讓基層文化這棵大樹繁衍生息、根深葉茂。如今,白龍橋鎮共完成9家村文化禮堂建設,1家潤華機電企業文化禮堂建設。這些文化禮堂各具特色,每一家都反映了當地不同的人文風情。今年又將有白龍橋村、下窯村2家文化禮堂精品村完成建設。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