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的腳步悄悄臨近,喜慶的氛圍漸漸濃厚。1月23日晚,在婺城區最偏遠的山區村——塔石鄉上陽村執鬧非凡,這個項氏后裔聚集的古村落里,張燈結彩,鼓樂齊喧,四鄰八鄉的山民紛紛前來,參加上陽村首屆農民春晚。
“這可是咱上陽村第一次舉辦‘春晚’,對于今天的盛會期盼很久啦!”山區的天氣雖然十分寒冷,但絲毫沒有阻擋村民們看表演的熱情和內心的喜悅。一個個小小的文化禮堂,聚集了200多名十里八鄉的村民,首屆農民“春晚”可謂“萬眾”矚目。
上陽村是婺城區的革命老區,1935年,粟裕將軍帶領的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進駐上陽開辟革命根據地,播撒革命火種,對這個小山村留下了輝煌的歷史。純樸的山民用歌舞《十送紅軍》重現了當年群眾和紅軍之間的魚水深情,也表達了上陽人緬懷革命先輩、踏尋前人足跡、歌詠永不過時的“紅軍精神”的情感。
近幾年來,上陽村新農村建設如日中天,村中新房林立,古巷悠悠。在迎新春晚會上,上陽村民用詼諧的“三句半”展示了“新農村建設”的情景,同時,村民用幽默的語調,以寓教于樂的方式通俗解說“垃圾分類”和“反對邪教”的具體要求。
這場由上陽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農民春晚,不僅得到了本村群眾的積極參與,也引來了建德市相關歌舞團隊的參與。這邊村民自編自演載歌載舞不亦樂乎,那邊金華本地歌手和塔石鄉文藝骨干也熱情加盟,一展歌喉、響遏行云,賓主盡歡。
臺上演員傾力演出,臺下觀眾忙得也是不亦樂乎,他們有的為臺上的“民星大腕”賣力鼓掌,時不時來個有趣的互動;有的目不轉睛地認真觀看,或是拿出手機、相機拍照,生怕錯過每個精彩的瞬間;還有的仿佛置身其境,跟著旋律來個簡單的淺吟低唱……一場簡樸而不失精彩的農民“春晚”,不僅洋溢著上陽人奔放的熱情、勤勞的本質,也展現了他們多才多藝、熱愛生活的一面,更是把這幾年美麗新農村建設的成果淋漓盡致地體現了一番。
“‘春晚’能成功舉辦,美麗新農村建設能取得成就,這些都離不開鄉、村黨員干部以及村民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項忠新是上陽村黨支部書記,也是此次春晚的“總設計師”。他說,農民自己的“春晚”,參與熱情都很高,村民們還為此零報酬排演了一個多月。本次“春晚”節目主要圍繞“上陽革命老區”和“新農村建設”兩大主題,憶苦思甜,繼續前進。
“我是從隔壁井上村特地過來的,這比搭戲臺唱戲好看。”一個年輕姑娘笑著說。舉辦接地氣的“農民春晚”,由村民自發自編自導自演,正是和“發展人民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的文化主旋律相貼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