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打響剿劣攻堅戰后,婺城以共建“浙中生態廊道”為主戰場,以“斬草除根”的狠勁徹底剿滅劣V類水,既要治好江、河、庫、塘這副廊道骨架,也要治好小溪、小溝、小渠等神經末梢,實現全域大立大美。
這是一場事關浙江明天的必勝之戰,是一場與各級政府、各行各業、每一個人都休戚相關的責任之戰,也是一場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的光榮之戰,既要依靠各級政府守土盡責,也要凝聚全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越是牽扯面廣、工作量大,就越是要抓牢牛鼻子。打贏這場攻堅戰,既要抓大又不放小,抓早抓要是關鍵,抓實抓深是根本。
精心謀劃、對癥下藥,打響沖鋒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剿滅劣V類水作為“五水共治”的縱深推進,三年來,按照市委“一年滅黑臭、兩年提水質、三年可游泳”工作部署,婺城區一步一個腳印,順利實現了“可游泳”目標,并獲得省“清三河”達標區和金華市2016年度“五水共治”優秀區榮譽稱號,三年治水邁出了一大步。面對省委、市委對治水新階段的新要求,婺城自我加壓,目標上從達標向奪鼎邁進,視野上要從“治污水”向“建廊道”邁進,焦點上要從斷面向全域邁進,方法上要從運動治水向制度治水邁進,精心謀劃、周密部署,為首戰告捷奠定堅實基礎。
強勢攻堅、逐個擊破,打贏殲滅戰。打好這場殲滅戰,必須明確目標定位,做到無盲區、全覆蓋。既要聚焦重點,徹底剿滅已排查出的186個劣V類小微水體;也要全面覆蓋,整體剿滅門前屋后大量的溝渠,做到凡是有積水、有流水的地方都關注、都掛號,實現全域剿滅。要根據水體污染程度和治理難度,排定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屬地負責、責任到人,重點抓住“截、清、治、修”四個環節,實現全過程、全系統、全方位的治理。
標本兼治、務求長效,打好持久戰。羅馬非一日建成,剿劣是一個長期持續的過程,消滅小微水體只是基本要求、底線目標,必須把高標準、提水質作為更高要求,從源頭上防控劣V類水的形成。要加快推進截污納管工程,對城中村、老舊小區、背街小巷等實施雨污分流改造;要加大六小行業整治力度,制定有效措施,做到規范經營、清潔作業;要加強排污口整治,實施“身份證”管理,公開排污口名稱、編號、匯入主要污染源、整治措施和時限、監督電話等信息,方便公眾監督;要深化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打好畜牧業整治收官戰,大力推行潔水漁業。
開弓沒有回頭箭。婺城建設現代化都市核心區的使命光榮而艱巨,在即將全面實現小康的關鍵點上,全區上下要錨定新方位、踐行新使命,堅定不移打好以治水為突破口的轉型升級系列組合拳,以婺城鐵軍精神蕩滌一切污泥濁水,治出綠水青山的好生態,開辟婺城發展的新天地。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