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城區開展“治危拆違”工作,在行動上立說立行,在力度上鐵腕出擊,在態度上主動作為。治理危舊房保障了群眾的安全,拆除違法建房促進了社會的公平和諧。婺城區各個鄉鎮街道致力于環境面貌的改善,打造一個讓婺城百姓享受美好生活的新家園。
肩負使命砥礪前行
去年11月,婺城區正式啟動了“治危拆違”專項行動。婺城區按照浙江省“除隱患、保安全、促轉型”治危拆違攻堅戰行動的總要求,結合當前全區“三改一拆”“無違建”創建以及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統籌兼顧、鐵腕推進,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強力開展城鄉危舊房治理改造和違法建筑拆除,助推經濟社會轉型,加快“兩美”婺城建設。
“治危拆違”是一項新的使命,婺城人繼續用鐵軍精神肩負起這一任務,全力保障婺城百姓的財產和生命安全,維護婺城社會的和諧與公正。前期,區建設局、國土分局、安監局、氣象分局等職能部門已經組織安排專業能力強、經驗豐富的精干團隊,由局領導帶隊分四組奔赴各鄉鎮、街道,切實加強技術指導和考察評估。目前,通過專業的危舊房排查與鑒定,全區危房均已展開治理工作。
行動迅速獲得認可
“你們看,這幢危房內已經搬離騰空,我們回去可以制定拆除計劃著手拆除了。”昨天上午,沙畈鄉干部在危舊房定期巡查中邊巡查邊記錄著,為接下來的拆除工作做好前期準備。其實這樣的巡查,沙畈鄉每周都會開展一次,幾名鄉干部抽出一定的時間,在各個村內巡查危舊房的治理情況,如果是已經搬離的空房子便列入拆除計劃,未搬離的則安排工作人員上門溝通,勸導百姓盡快搬離以保障人身財產安全。
“治危拆違”工作刻不容緩,山區鄉鎮尤為迫切。沙畈鄉地處婺城西南山區,2015年成功創建市“基本無違建鄉鎮”,也是市“無違建”創建工作的先進鄉鎮,這些成績的背后凝聚了鄉干部們的擔當和付出。沙畈鄉在治危拆違行動中,將鄉中心村周村納入重點整治村,制定中心村治危拆違危舊房的排查整治方案,對部分有歷史文化價值的危舊房進行保護修繕,對部分危險生命安全且無保護價值的危舊房一律進行拆除。
前段時間,沙畈鄉組建了專門攻堅小組,各工作組各司其職進村入戶宣傳治危拆違工作。半溪村的老劉夫妻倆的房子建在500多米高的半山腰,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然而,老劉夫妻卻始終不肯搬離老房子。為了做通夫妻倆的思想工作,沙畈鄉鄉長張建華不厭其煩地上門溝通協調,告訴他們這樣的房子不僅會造成自身的安全問題,掉落的磚瓦也可能傷及過路人。多次的溝通和勸導起到了有效作用,現在夫妻倆已經同意搬家,該危房也即將被拆除。
一直以來,農村危舊房多、“一戶多宅”違法建筑多,既影響村莊形象,也是導致社會矛盾的隱患。同樣是山區鄉鎮的莘畈鄉,治危拆違工作也快速推進。在政策未出臺前,莘畈鄉率先開展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D級危房拆除43戶,面積5067平方米。幾個月來,莘畈鄉強化措施,加大工作落實力度,通過“入戶核實、制定措施,加大宣傳、營造氛圍,統籌安排、形成合力,明確責任、加強監督”四項措施切實抓好地質災害三年“清零”和危舊房拆除工作。
“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莘畈鄉干部不斷加大宣傳工作力度,確保將政策講明、講清、講透,爭取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學嶺頭村的村民曾某一開始非常抵觸拆除自家危房,因為拆除后她便沒了地方燒飯和堆柴火。鄉干部們不僅多次上門做思想工作,聯村干部錢路還特地自費購買電磁爐送給她,最終感化了曾冬花老人。前兩天,村兩委幫著曾冬花進行老房子的騰空,在房子完成騰空后,順利拆除這幢存有危及公共安全隱患的老房子。真情所至,莘畈鄉的治危拆違工作最終獲得了老百姓的認可。
保障安全多方點贊
雅畈鎮根據市、區兩級的工作部署,前期也進行了拉網式排查和鑒定工作,目前集中治理改造工作進入了正軌。雅畈鎮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推進這項工作不僅要采取果斷措施,更重要的是耐心細致做好當事人的思想工作。
雅畈鎮張麻車村的張爺爺已經80多歲了,但前段時間他還居住在小小的一間老房子里。經過專業的鑒定,張爺爺的房子已經是C級危舊房,不再適合居住。但是每次鎮里的工作人員上門去勸說搬家,張爺爺都表示,自己年紀大了,老人的作息生活和兒子他們都不同,已經習慣了一個人生活,而且也不想麻煩孩子們。
張麻車村的聯村干部陳沖說:“老人的房子很多地方都已搖搖欲墜,尤其是風雨天氣,問題更加突出,大家一直心系著他的安全。”不過,鎮干部做不通老人的思想工作,便尋求其他方法,和張爺爺的兒子進行了多次溝通。在兒子和鎮干部的共同努力下,老人終于搬了家,安全隱患問題得到了及時解決。張爺爺搬家之后,附近的鄰居們紛紛點贊,贊同政府的做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