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綠巨人”:用科技打造“隱形冠軍”
說起美國科幻大片《綠巨人》,不少影迷至今津津樂道。片中主人公布魯斯·班納因感染發生基因突變,變成擁有無窮力量的“綠巨人”。科幻電影的精彩讓人驚嘆不已,然而早在2007年,婺城一家名不見經傳的農業企業就已經上演了一部現實版的《綠巨人》。這家名為“綠巨人”的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通過與浙江大學、金華市農科院的合作,成功開發出一種適合糖尿病人群食用的功能大米,一舉邁上跨越式發展之路。
說起“綠巨人”的發展,公司負責人徐開盛油然而生一種自豪感。10年來,公司從功能性大米起步,到如今開發的第四代產品,并拓展多個農業產業鏈,共推出了20多種產品,成為了省內一家知名的農業綜合開發企業。
徐開盛說,托起“綠巨人”的,正是其業內領先的綠色生物技術。當時還是金華縣種子公司經理的徐開盛結識了吳殿星。吳殿星是浙江大學原子核農業科學研究所博士,那年,他正承擔一個科研項目,專攻如何提高傳統糧食作物中的“抗性淀粉”含量。在對近千個稻麥品種的檢測中,他發現了一種水稻的抗性淀粉的含量很高。經過多年研究,“綠巨人”團隊通過運用先進育種技術,培育出口感能被消費者接受的水稻品種,抗性淀粉可以達到10%。
這種富含抗性淀粉的功能米,可以延緩消化的速度,源源不斷地給人體提供能量,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平穩血糖的作用,適合糖尿病人群食用。“宜糖米”應運而生,并推向市場。
寺平稻米專業合作社近年來一直種植“宜糖米”。雖然種植人工費用水漲船高,但合作社農戶種植“宜糖米”比種植常規稻米每畝仍可增收300元以上,平均每百斤就高出40元左右。如今,浙江綠巨人生物技術有限公司在婺城區、蘭溪等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生產方式,共推廣高抗性淀粉水稻新品種5000多畝,在種植過程中運用先進植保技術,確保米質不受任何污染。綠巨人緊隨“機器換人”腳步,引進了多臺先進的實驗及加工設備,使產品品質更勝一籌。同時,公司廣攬人才,與知名高校院所聯姻,近年來榮獲了多項國家專利技術。
除了“宜糖米”外,綠巨人依托國際領先的培育技術,推出益腎米、富硒米、高鋅米、曲康米等多個新品種大米并推向市場,受到了消費者的歡迎和好評。公司還積極拓展延伸產業鏈,開發“宜糖米”系列八寶飯、糕點、米線等熟食產品。而用“宜糖米”釀制的婺珍系列白酒,更是綠巨人主打的另一系列的產品,具有較好的營養保健功能。在生物技術的支撐下,“綠巨人”走出了一條現代農業的發展之路,成為國內在這一細分農業領域的“隱形冠軍”。
“綠巨人”的超常規發展引來了風投機構的青睞,曾有一家國內知名企業想出資數千萬元買斷綠巨人的技術,但被公司負責人徐開盛婉言謝絕了。在他看來,現代農業的未來,還未到觸手可及的光景。徐開盛說:“‘宜糖米’的成功研制是一個劃時代的突破,現在國內市場對‘宜糖米’的需求特別大,下一步,我們會繼續加大種植面積,延伸產業鏈,繼續提升技術,培育出更多的功能性農產品,造福更多的人群。”
(記者傅偉炎)
2
葡萄精品園:高新技術下的葡萄大王
前段時間的連綿陰雨,給葡萄的生長帶來了很多不利因素,但在婺城區瑯琊鎮水碓村的浙江農業現代園區葡萄精品園內,卻隨處可見一串串長勢喜人的葡萄。記者看到“夏黑”品種的葡萄已經成熟采摘過一批了,經過這幾天太陽的照射,接下來園區里的工人們就要迎來忙碌的采摘季。
園區負責人胡新洪和記者介紹道,這560畝葡萄之所以不怕雨淋,是因為園區內有全封閉式的蔬果大棚,透明的大棚為葡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大棚內溫度適宜,濕度較小,少病蟲害,最重要的是給葡萄樹穿上這一層透明的保護衣之后,可以有效地防止鳥兒的“偷食”。正因如此,園區產出的葡萄甜度高、外觀美,還能夠提前上市。
“這里的每一串葡萄怎么看上去都是一樣的?”面對記者的提問,胡新洪驕傲地告訴記者,這就是他葡萄精品園的秘密所在。標準化的生產以及溫控三膜技術,確保了園區生產的每一串葡萄在口感等品質有保障的前提下,外觀更是飽滿誘人--每串果實長度保持在20公分,重量控制在2斤左右,每一株葡萄樹在梳果之后僅保留13或者14串葡萄。園區自主開發的“夏黑+避雨、比昂扣避雨+延后”設施栽培模式,使得葡萄的供應期可以從6月下旬一直延續到11月上旬,這樣不僅均衡了果品的供應,更讓園區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記者還了解到,作為婺城區重要的葡萄生產基地,瑯琊葡萄精品園的葡萄栽培品種有31種之多,是金華市十大特色水果基地,也是浙江省最大的葡萄新品種園基地,更是省級科研示范基地,園區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每年向全國提供優質葡萄苗100萬株。
精品園全部采用高科技設施栽培,主栽品種有夏黑,比昂扣、巨玫瑰、金手指、醉金香、翠豐、白玖瑰等品種,其中“夏黑”葡萄連續兩年獲浙江省農業吉尼斯最甜葡萄稱號。2011年園區被評為浙江省農業“兩區”建設參觀點之一,2014年被認定為第二批浙江省現代農業科技園區,2015獲浙江省名牌產品稱號,此外,葡萄精品園近年來大大小小共獲省、市優質水果金獎15項。
由于胡新洪是從事水果營銷起的家,葡萄的銷路對于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每年園區的葡萄都是供不應求。2016年基地生產葡萄高達800噸,胡新洪開心地說道:“在技術改革后,今年葡萄的產量還將有更大的提升!”
接下來,瑯琊葡萄精品園將進一步完善農田水利、道路等基礎設施,提升鋼架、滴灌等生產設施,引進推廣優良品種,完善配套栽培技術,建立產品質量追溯制度,并加強品牌宣傳。目標建成1025畝科技和設施裝備先進、經營機制完善、產品優質安全、經濟效益和示范帶動效應明顯的省級特色農業精品園,并繼續向全國范圍提供優質葡萄苗,為葡萄產業的健康蓬勃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見習記者胡艷)
3
挺美菇業:小實驗室里崛起的重點農業項目
近日,婺城區重點農業項目暨挺美科技新三板掛牌啟動會,在偉達雷迪森廣場酒店隆重舉行,社會各界成功人士紛紛蒞臨,共同見證屬于挺美科技有限公司的這又一歷史性時刻!
金華市挺美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1月,公司位于金華市婺城區白龍橋鎮上邵村后山灣,距離金湯線公路300米,周邊是200多畝的蔬菜水果種植基地,生態環境優美,交通便利。經過六年的發展,挺美如今已經從一個小小的公司,成長為金華地區食用菌種植龍頭企業。
“我還記得自己剛開始接觸食用菌種植的時候,是在一間小房間里做的實驗,那時候的我也沒有想到,現在的自己能擁有那么寬敞的高科技菌菇種植廠房。”挺美科技有限公司的負責人李曉,邊回憶邊和記者訴說著他這幾年的心路歷程。
走在新廠房內,李曉熱情地打開一間出菇房讓記者參觀,在開門的那一剎,一陣菇香撲鼻而來,記者看到在近三米高的架子上,整齊地擺放著一袋袋菌菇包。李曉告訴記者,新的出菇房都是配備了最新的現代化機械,有嚴格的溫度控制技術,培育的菌菇從長芽到出菇只要短短26天的時間。浙江大學陳再鳴教授是李曉的好兄弟,更是公司的“高新科技總監”,由他帶領的團隊是專業的食用菌研發團隊,研究人員克服了環境氣候等因素對食用菌種植的影響,遵循可循環生態農業生產,實現食用菌的工廠化周期生產,生產過程中做到自動控制溫度、濕度、二氧化碳濃度。
挺美科技一直以來堅持“踏踏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的理念,做好農業項目,發揚工匠精神,并積極承擔政府科研、創新的任務。公司現有土地43畝,工廠化栽培面積10000立方。主營食用菌新產品、新技術研究開發,食用菌種植與銷售,產品通過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認證,2016被評為婺城區農業龍頭企業,并在第9屆義烏國際森林博覽會上榮獲優質獎。
2016年,婺城區科技項目豬肚菇工廠化栽培項目選擇在挺美科技的基地實施。此外,公司還注冊了“挺美”商標,“當公司第三期‘浙江省自動化出菇房項目’完工后,我們的出菇技術將成為國內先進水平,預計栽培面積達18000立方,鮮菇年產值達2000噸。”李曉開心地和記者講述著挺美的美好未來。
如今,公司的食用菌除了供應金華市區及義烏、浦江、東陽、永康、蘭溪等地外,還輻射杭州、上海等地區。下一步,挺美科技還將完善農業創新機制,與政府攜手同心,共同加快推進婺城高新科技農業的發展。
(見習記者胡艷)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