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雅畈鎮東南側,有一個小村莊,占地面積120畝,全村351人,周圍山林、農田圍繞,山水風光秀麗。村莊位于武義江與汀楊線公路之間,壽溪南北向貫穿整個村莊。村莊以溪為名——壽溪村。進入村口,入眼的便是小橋、流水、人家的景象。永安橋旁的榔榆、楓楊等古樹,均有上百年的歷史,見證了永安橋從木橋變成石板橋,又變成現在寬闊的石拱橋的歷史。據村民講述,永安橋旁的榔榆樹齡在300年以上,屬于二級保護的浙江省古樹名木,其頗有故事,在2009年曾遭遇強熱帶風暴“莫拉克”的影響,導致其被攔腰折斷。現在的榔榆煥然新生,雖不再有以前粗壯的枝干,但經過近八年的“休養”,枝葉依舊茂盛。
站在橋上,無論是往左邊看還是往右邊瞧,均能見到碧綠的流水,兩岸的綠植,仿古的護欄,一眼望不到頭的游步道,亦或是能聽見婦女敲打衣服的木槌聲。沿著游步道一路行走,兩岸的柳樹在微風中飄蕩,溪里的大紅鯉魚正游來游去,呼吸著新鮮的空氣,接受著大自然的洗禮,頓時讓人心曠神怡。不要擔心炎熱的天氣會破壞了美好的氛圍,壽溪村多的就是樹,三百年以上的古樹就有十余棵,還有上百年以上的古樹更是多,太陽當空照,樹下好乘涼。村民們三三兩兩聚在樹下聊聊家常,好不熱鬧。
沿著游步道往武義江方向行走,往右邊的岔口拐,便能感受一片清涼。十余棵上百年的大樟樹以及一小片小竹林,打造出大片樹蔭。這里是個三岔口,不同的道路有不同的景色。在通往武義江方向的那個岔口,能見到有上百年歷史的徐府君廟。“壽溪村村民以徐姓為主,最早的徐氏是由武義遷入雅畈壽溪的。”村支書徐康華介紹,徐府君廟前將進行改造,包括旁邊的公廁,都已經列入了下一步工作中。
而沿著游步道往武義江方向走到頭,又是另一番景象,武義江岸邊排列整齊的六棵大楓楊樹,樹上掛下的“元寶”在風中搖擺著。江邊還有一些工人正在趕工期,堆砌著石塊。“武義江沿岸的道路將進行改造,新建造的游步道將與壽溪游步道相連接,屆時還將重新打造江邊綠化帶;將對老壩遺址進行平整,建造觀景臺,擺上石桌石凳;后山造起通往山頂的游步道,長約1400米、寬1.5米,還要造觀景休息臺。”壽溪村主任張洪滿介紹,村莊整體規劃主要沿壽溪與武義江布置,提取不同景色的節點,對村莊形成“半圓形”的圍合狀。比如,壽溪和武義江的交接處將建造一座石橋通往對岸,在對岸的廢舊廠房將改造成農家樂,還將充分利用自然特征,將廠房旁附近的峭壁改造成攀巖娛樂項目。
當前,壽溪村正照著規劃開展各項工作,打造屬于壽溪村獨特的秀美景點。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