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巾幗半邊天,誰說女子不如男。在白龍橋鎮尤力村,提起這么一位女支書,無論是干部還是群眾無不豎起大拇指,認識她的人都說她豪爽、有魄力,而她,也用十年的光陰,詮釋了一個“獅子型”女干部的擔當和沖勁,她就是尤力村村支書季小妹。
10多年前,群眾基礎極高的季小妹通過選舉成為了尤力村新一屆村主任,主任任期結束后,因工作出色,她又連任了三屆村支書,期間多次獲得優秀黨員、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四屆的村主職、十年的工作生涯,不僅是百姓對她認可的最好證明,更是季小妹風里雨里為全村百姓兢兢業業的證明。學子們十年寒窗苦讀功成名就,而季小妹的十年,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十年,是與百姓同甘共苦的十年,是為民排憂解難的十年。
據季小妹回憶,尤力村集體經濟薄弱,矛盾糾紛卻很多。“10年前剛上任時,我每天都在不停地處理鄰里鄉親們的矛盾糾紛,一會這家的圍墻擋了那家的去路,一會這家的雞跑到了那家的院子。”季小妹說,這些事情雖然很小很瑣碎,可每一件都關乎著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如果不處理好,勢必會影響村子的發展。
為了消除這些不和諧的因素,季小妹帶頭當起了“老娘舅”,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她公正、公平的辦事方法也讓不少村民信服。“這些年,切實維護百姓的利益,是我工作的法寶。”在季小妹眼里,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只有緊緊圍繞在群眾的周圍,把工作做到他們的心里去,百姓才能真正認可你,這個農村“當家人”才算是成功。
近段時間,白龍橋鎮打響“治危拆違”攻堅戰,尤力村村子雖小,危舊房卻不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下,季小妹深刻認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認識到危舊房對百姓的安全危害很大,“尤其是在雨季,很多泥房倒塌的可能性極大,萬一壓到過往的路人,后果不堪設想。”思及此,季小妹不顧自己連日來高燒不退,掙扎著從醫院趕回村里召開了村兩委工作會,摸排全村危舊房數量,部署拆除工作。
然而,這項工作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不少危舊房所有者覺得,拆除危舊房是對他們財產的一種“侵犯”,給村兩委提出了賠償補償資金、補償地基等等“難題”。面對村民的不理解,季小妹又帶領村兩委挨家挨戶做思想工作,從上級政策、拆除危房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群眾安危等方面下手,對農戶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不到半個月時間,便完成了村中13戶危舊房的拆除工作。
“我不能辜負百姓對我的信任,更感謝上級黨委政府對我的支持。”十年來,季小妹用自己的真誠、勤勞和智慧贏得了大家的信賴與尊重,努力為尤力村百姓的安居樂業保駕護航。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績,不失為一個可學可鑒的女“當家人”。(記者酈莎、通訊員周瑩)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