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在挖掘機的鐵臂揮舞下,白龍橋鎮洞溪村支委成員倪根貴家一處超范圍的輔房建筑被拆除。現場,倪根貴一邊積極配合搬運雜物,一邊指揮工人注意安全,抽空還向記者解釋幾句:“違法建筑制約了村里的發展,遲早是要拆的。作為黨員,我應該來帶個頭……”
早些年,因生活需要,倪根貴在自家房屋旁搭建了一個50余平方米的輔房,充當廚房和雜物間。建成后,這間輔房還因屬超范圍建筑而交納了罰款。這一次,村里配合白龍橋鎮開展“潔美城鎮”專項整治,打響了違建集中拆除“戰役”。本來,考慮到倪根貴家這間輔房已經繳納過罰款,未將其列入拆除范圍。沒想到,為了更好地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倪根貴主動站出來,毅然簽下拆除協議,并于當天積極展開了自拆。
黨員帶頭拆除違建,這是洞溪村兩委給全村黨員“下達”的一道嚴令。凡是有違法建筑的黨員干部,要帶頭自行拆除,絕不講條件、不講客觀、不講特殊,絕不搞法外施恩、法外容情。
據村支書倪建斌介紹,洞溪村本地人口雖然只有300多戶、800余人,但由于靠近洞溪工業園區,外來人口很多,有一萬余人。這些年,村民靠出租房屋掙了不少錢,但相對的,環境衛生、違法搭建、臨時鋼棚等問題也層出不窮。面對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村民們怨聲載道,“都說自己現在像住在垃圾堆里一樣,整治村莊環境的呼聲日益強烈”。
村容村貌要想改變,第一步必須整治這些違法搭建。經過村兩委的幾次摸排,統計出全村共有違建200多戶,7000余平方米。面對如此艱巨的任務,村兩委以黨員干部、村民代表為切入口,定出幾個時間節點,干群合力,加快拆違進度。
倪建斌坦言:“黨員干部只有做到自身硬,才能理直氣壯地約束和要求別人。”常言道:村看村、戶看戶、群眾看干部。違法建筑蔓延,除了利益驅動,還有一個原因是“人看人樣”,以為可以法不責眾。尤其看到有的黨員干部參與違建,其他人會心態失衡。拆除違法建筑,村民最無法接受的是不能做到一視同仁,當大家看到黨員干部的違法建筑還“屹立”著,自己的卻要被拆除,就會覺得“冤”,就會心有不平,找理由抵制;反之,如果黨員干部帶頭拆除違法建筑,或者先拿黨員干部違法建筑“開刀”,大家就會心服口服,就會更好地配合政府的拆違行動。
因此,在此次整治工作中,洞溪村兩委要求黨員干部,首先要帶頭做好違法建筑登記上報,帶頭拆除違法建筑,帶頭支持“三改一拆”,帶頭做好親朋好友的宣傳發動、督促解釋工作,為順利推進“潔美城鎮”整治營造良好氛圍。同時,村兩委還在村辦公樓門口設立“三改一拆”舉報箱,邀請村民來當違建“監督員”,對他們反映的違法建筑第一時間進行反饋和處理。
通過黨員干部的帶動,目前,涉及該村黨員干部的所有違法建筑已經全部拆除。其他村民家的違建拆除工作也在有序進行中,預計到9月底能完成拆除任務的70%左右。
最后,倪建斌還告訴記者:“違建拆除后,村里將會對空出的土地進行統一規劃,該通路的通路,該綠化的綠化。”此外,以前的洞溪村有著“華東汽配第一村”的美名,接下來該村還準備把這張金名片擦亮,讓洞溪再現往日輝煌。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