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相”關乎禮節和健康
雖然我們居住的東坪村是山區農村,可村民們對用餐禮儀十分講究,平時教育孩子用餐要注意自己的“吃相”,因此大部分人養成了良好的用餐習慣。
有長輩在場時,酒菜飯食上齊,讓長輩先動碗筷用餐。吃飯時,大家都端起碗,手心空著。因為不端碗伏在桌子上吃飯,不但吃相不雅,而且壓迫胃部,影響消化。夾菜時,從靠近或面對自己的菜盤邊夾起,不從盤子中間或靠別人的一邊夾起,更不能用筷子在菜盤子里翻來倒去地挑菜吃。遇到自己愛吃的菜不爭搶,更不能把盤子端到自己跟前,大吃特吃。
閉嘴咀嚼,細嚼慢咽,這不僅有利于消化,也是用餐禮儀要求。吃飯不能狼吞虎咽,更不在夾起飯菜時,伸長脖子,張開大嘴,伸著舌頭去接菜。一次不放入口中太多的食物,否則會給人留下一副饞相和貪婪的印象。夾菜時,盡量不碰著鄰座,不把夾的菜掉落到桌子上,不將菜湯滴到桌子上。咀嚼飯菜時,嘴里不發出“吧唧吧唧”的聲音。
口含食物時,一般不與別人交談,開玩笑有節制,以免口中食物噴出來,或者嗆入氣管,造成危險。如果咳嗽打噴嚏,用手捂住嘴,并把頭向后方轉。吃飯嚼到沙粒或嗓子里有痰時,離開餐桌去吐掉。在吃飯過程中,要盡量自己添飯,并主動給長輩添飯、夾菜。遇到長輩給自己添飯、夾菜時,必道謝。
多年來,由于有了這種良好用餐習慣的傳承,我們村的人無論是在家中用餐還是外出參加酒宴,都能遵守就餐禮儀,總是會得到他人的稱贊。(河南內鄉縣張書超)
自助餐不怕吃但怕浪費
前幾天,鄰居小劉約我到市民體育活動中心打乒乓球。回家的路上,小劉說,商業街新開了一家自助餐店,飯菜質量不錯,今天一塊去嘗嘗。
我們來到自助餐店時,已經沒有座位了,過了十幾分鐘,服務員把我們安排到20號桌就餐。剛落座,就看到一名男服務員推著回收餐具的小車,來到我們對面的19號桌,對就餐的兩男兩女說:“上次來收餐具和垃圾就發現你們把炸丸子、辣雞翅、蛋糕等放進盛垃圾的餐盤里,上面蓋上果皮、骨頭、餐紙糊弄人,我好言相勸也就算了。這次又把紅燒肉、酸辣魚、炸雞塊、醬豬蹄放進垃圾里,哪有這樣吃飯的?”這時店老板和一名管理人員走過來,管理人員邊檢查邊說:“對不起,我們開自助餐店不怕吃得多,就怕浪費。”
店老板一臉無奈地對我們說,像這樣的顧客幾乎每天都有,不管吃得了吃不了,一個勁地盛,吃不了怕罰款,就遮遮掩掩,藏藏掖掖。批評他們,不但不紅臉,還找各種借口,根本不拿浪費飯菜當回事。說實在的,交押金、罰款完全是被迫無奈,目的是提醒顧客吃多少用多少,盡量“光盤”不浪費,珍惜勞動成果,養成文明就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山東淄博市邊增進)
中學生著裝要符合身份
我們這所中學在貧困山區,可學生的著裝越來越成人化,加大了學校的管理難度。雖然學校里沒有女生穿超短裙,但有的女生穿著破洞牛仔褲、低領口衣衫、戴耳環、染發、擦口紅、染指甲;男生打耳釘、穿低腰褲、染頭發、理怪發、戴手腳鏈等等。于是,每星期一晨會上,老師總要處理一些違反著裝管理的學生,可處理一些,依舊有一些,管也管不完。有的學生不服氣地對老師說:“你們就知道管我們,大街上比我們打扮得怪的那么多,你們怎么不去管?”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中學生正值青春年華,都希望自己無論出現在哪里都光彩照人、賞心悅目。這種心情能理解。但《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中明確規定,中學生穿著要樸素、大方、得體,符合中學生身份。這里,最重要的一點是“符合中學生的身份”。莎士比亞曾說:“一個人的穿著打扮,就是他的教養、閱歷和社會地位的標志。”作為一名中學生,要學會舍棄不適合自己的穿著,選擇符合自己身份的穿著,擁有整潔的儀表、文明的舉止、純潔的心靈、高尚的人格,充滿朝氣,充滿自信,這才是青少年真正的美。(云南云縣羅映清)
衣著得體彰顯教養
出門在外,衣著打扮不僅關乎形象,更體現修養。記得大學期間,班里一位同學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別看他其貌不揚,衣著打扮卻很“講究”。他的家庭條件并不優越,所以沒有金錢去購置名牌、添置新衣,但這不妨礙他對著裝的要求。衣服數量不多,有的還有些陳舊,但總是洗得干干凈凈。穿戴整齊,色澤搭配也很合理,因此他總給人一種朝氣蓬勃、神清氣爽的感覺。
大學里,許多同學穿衣服比較隨意。尤其是夏季,對男生來說,上身汗衫下身短褲的衣著很常見,但他除了上體育課和鍛煉外,幾乎從來沒有過這身打扮。印象里,他總是穿著一身干凈的素色短袖襯衣配著黑色長褲,特別是襯衣領口處的扣子總是扣著,如果是穿著長袖襯衣,兩個袖口處的扣子也總是扣著。很多同學不解甚至嘲笑他“迂腐”,他一笑了之,始終保持著在我們看來近乎有些“苛刻”的衣著習慣。
大學畢業后,同學們各謀職業。他順利進入了一家世界500強企業,這讓大家羨慕不已。聽說,這家企業不僅看中他優異的成績和出色的能力,更欣賞他得體的衣著。我想,穿衣戴帽無關貧富貴賤,而是一個人內心教養的折射和外化。愿每個人都能從改善自己的穿衣戴帽入手,打造好形象,塑造好教養。(山東煙臺市于成杰)
乘車著裝暴露太扎眼
夏日炎炎,人們衣著普遍清涼。乘公交去單位上班,途中上來一個漂亮女孩。她上身穿的是露出部分腰部的露臍裝,下面是一條白色的緊身超短西褲,腳上穿一雙拖鞋,在車廂內很是扎眼。
公交車行駛途中不時有乘客上上下下,有的人見此情景竊竊私語,有的人則盡可能“視而不見”,但也有個別的人帶著某種復雜的眼光看她。女孩似乎并不在意人們投來的異樣目光,拿著手機神情專注地看著。
漂亮女孩下車了。忽聽一位大媽對旁邊的熟人嘮叨說:“如今有的女孩喜歡穿著暴露,也不看看是在什么場合。如此清涼都敢上車,簡直就是‘視覺污染’。如果碰上色狼,被揩油可就有苦說不出了。”
聽到此話,我頗有同感。著裝其實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外在表現。夏日衣著清涼本無可厚非,但露出多少也要合情合理,注意場合。譬如,在游泳池內穿泳裝天經地義,可要是穿上它行走在熙熙攘攘的馬路上,就有違基本的社會公德。(上海市邵天駿)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