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這里是一片荒地,周圍的土坡長滿了毛竹、雜草。現在經過改造,平整出了112畝農田。未來通過規劃,這里將成為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樣板’!弊蛱,在長山三村周思塘造地改田現場,長山鄉干部吳磊指著面前的土地高興地說。
記者看到,在周思塘邊,一片片荒地已經被改造成了農田,對面的荒坡則被改造成了梯田,從山腰向山頂盤繞,層層疊疊,高低錯落。在不久的將來,這片肥沃的良田,將給長山人帶來一筆可觀的收入。
而這一切,得益于該鄉多年來開展的土地整理工作。隨著經濟的發展,土地成為制約發展的最大瓶頸。尤其是長山鄉,原本工業就相對落后,加之畜牧養殖業優勢不在,墾造耕地,成為解決當前農業發展的一大途徑。
“我們鄉坡地、林地,水塘水庫比較多,有先天的優勢,如果把這些荒地利用起來,對今后發展必然事半功倍。”據該鄉常務副鄉長陳長征介紹,開展土地整理,推進“坡地村鎮”建設用地項目開發,能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優勢,有效破解用地短缺的結構性矛盾,找到一條解決村莊、集鎮等民生項目用地和休閑旅游項目用地需求的新路子。
近年來,長山鄉政府充分利用低丘緩坡資源較為豐富的優勢,按照“儲備項目抓入庫、開工項目抓進度、竣工項目抓驗收”的工作思路,全面推進農村土地整治工作。一方面,結合土地整治潛力、制定實施計劃,在項目選址上注重與農業產業和現代化發展相結合,最大程度地發揮土地整治效益。另一方面,積極落實“占優補優、占水補水”的新要求,實現了補充耕地向數量、質量和生態“三位一體”的轉變。
為了嚴格項目的申報和實施,提升群眾的積極性和配合度。在項目前期規劃階段,長山鄉通過召開所涉及村兩委班子會議、村民代表大會、懸掛土地整治宣傳標語等形式,做好政策宣傳和解釋,得到了群眾的支持和肯定。
為了扎實推進土地開發整理工作,該鄉還提出了“組織領導到位、工作職責到位、實施管理到位”的工作要求。抽調精英干部成立鄉土地開發整理項目建設領導小組和以聯村干部為組長的村土地整理工作小組,建立了“黨委領導、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共同責任機制,明確了各村和相關干部的工作職責、工作措施、進度安排,以及獎懲、督查等制度。同時將質量管理貫穿于項目建設的全過程,嚴把工程材料關、工程進度關、工程質量關。
此外,施工過程中,鄉、村干部還積極做好前期調查工作,統計施工占地情況及青苗損毀情況,為項目的實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目前,長山鄉土地整理項目11個,共涉及面積3753.23畝,預計新增耕地452.82畝,涉及全鄉12個行政村,其中造地改田項目7個,高標準農田項目2個,廢棄地復墾項目1個,旱改水質量提升項目1個。2016年開工的盧家畈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項目已完成初步驗收,周思塘造地改田項目和桐溪羅盤形造地改田項目均已基本完成。2017年開工的百念畝旱改水質量提升和石道畈等村西張畈高標準基本農田建設等項目均已完成60%。
“最近,我們還在積極籌備婺城區連片墾造耕地項目,該項目共涉及長山、瑯琊、雅畈三個鄉鎮,其中涉及我們長山3400畝。”陳長征介紹,土地整理工作的成功實施,將有力地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農村發展。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