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一座有“氣質”的城市里,百姓的幸福感和獲得感是滿滿的。
今年以來,婺城區集中開展治水治氣專項行動,從源頭上治理揚塵污染,提升城市“氣質”,天空頻頻驚現“婺城藍”,久違的美景頓時刷爆市民“朋友圈”。“揚塵少了,路干凈了,天更藍了,空氣更清新了”……揚塵治理的新變化,讓廣大市民真真切切體會得到感受得到。
“婺城藍”是送給百姓的一份普惠民生大禮,也是婺城治氣行動的新成果。作為治氣的一項重要內容,這份“大禮”也體現了建筑工地揚塵治理工作所取得的成效。在婺城區安居工程城中村改造項目(勤儉一期)現場,項目施工方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浙江省大氣污染防治條例》及金華市房屋建筑施工揚塵治理的有關規定,全力抓好大氣污染防治及揚塵治理,實現了城市建筑施工揚塵治理7個100%,促進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
勤儉一期是婺城區城中村改造試點項目,位于市委黨校南側,芙峰街以西,總建筑面積7.75萬平方米,共建413套住宅。項目于今年3月26日開工,工期為660天。根據市委建筑產業化發展的要求,本項目采用裝配式樓板施工工藝,裝配率為20%。該項目由婺城區農居建管中心負責全面管理,綠城集團代建,浙江明康監理,新世紀建設集團施工。目前,勤儉一期正進入主體工程建設,最快的已造到12層,有望在今年12月底各棟樓主體工程全部結頂,并于2019年上半年完成交付。
今年8月,由省人大常委會環資委副主任趙玲帶隊的大氣污染防治檢查組來勤儉一期項目檢查,對工地防塵工作的創新做法和經驗給與充分肯定,并希望在更廣范圍內推廣。通過面上推廣勤儉做法,如今,像勤儉一期這樣規范化實施揚塵治理的工地日益涌現,以往“風來滿天灰,雨來遍地泥”的亂象正被逐漸改寫。
【防塵舉措】
建筑工地上,灰塵彌漫是司空見慣的現象,但是在勤儉一期工地,車輛周而復始進出,工人師傅們忙碌施工,地面看不到污水和垃圾,空氣中也沒有想象中的“塵土飛揚”。如何做到熱火朝天施工,而整個工地依然空氣清新、干凈整潔?
來自綠城集團的項目負責人李濱說,勤儉一期是婺城區安居工程的試點項目,我們像抓工程質量一樣抓好建筑揚塵治理,成立由建設單位、代建單位、監理單位和施工單位“四位一體”的防塵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施工現場污染控制的組織落實,并強化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將揚塵防治納入整個項目管理中,確保施工環境質量。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包括定期檢查、突擊性檢查、季節性檢查和節假日前后的檢查和經常性檢查,將施工揚塵防治與安全生產、文明施工緊緊聯系在一起,發現違規行為進行通報并處罰。
除了強化制度落實,勤儉一期項目嚴格把控技術措施,保證揚塵防治治理到位。具體防塵舉措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施工現場圍墻封閉并安裝空氣質量監控系統;二是施工現場場地做好路面硬化和綠化處理;三是現場堆土壓實裸土覆蓋,采用封閉式車輛運輸,車輛進出要經過過水池清洗;四是使用商品混凝土和砂漿,水泥入庫,砂漿攪拌機設置防護間;五是靠近黨校側圍墻設置噴淋,購置“霧炮”和電動小型灑水車在工地主要道路定時降塵,在塔吊吊臂和樓層外架安裝噴霧設施定時進行噴灑作業,并采購了揚塵檢測儀進行現場揚塵控制監測。目前,在項目工地,一張“立體化、全方位、全覆蓋”的防治建筑揚塵大網已初步成型。
近日,記者來到勤儉一期項目現場,實地體驗建筑工地防塵工作成效。在現場,圍墻噴淋、過水池、生態攪拌站、塔吊噴淋、外架噴淋、除塵“霧炮”、電動灑水車……造型各異的除塵利器平常聞所未聞,卻在這里一應俱全,讓人大開眼界。
【現場見聞】
走進項目工地,抬頭就能看到項目介紹、有關施工規章制度和圖片張貼在顯眼位置,濃厚的企業文化氣息隨之而來。施工場地主要道路很寬敞,均實現硬化,局部未硬化的部位采取覆蓋或種上綠植。在道路入口處,設置了容量達十多立方米大小的沖洗水槽,兩側配置了高壓沖洗設備,所有車輛進出都須經過過水池,使粘上灰塵和泥土的輪胎得到清除,確保不污染市政道路。
在靠近市委黨校一側的圍墻,墻頭密密麻麻安裝了噴淋系統。在這段長度約200米的圍墻上,每間隔四米左右設置一個噴頭,總共有50多個噴頭。工地管理人員張小平說,圍墻噴淋每天定時開啟,每次的持續時間為30分鐘左右,這樣的好處是揚塵能得到有效控制,不致飄揚到附近的街區。
在工地,一處呈軍綠色的攪拌棚特別引人注目。走進其間,只見兩個“龐然大物”置身其中,一個是容量達30多立方米的水泥儲存罐,一個是水泥砂石攪拌機,旁邊還立有一只大水箱。
為何要建一個軍綠色的棚屋,工地負責人張小平揭開了謎底。原來,將水泥裝填入儲存罐,需要水泥運輸槽罐車利用氣壓原理將散裝水泥通過輸送管道擠壓其中,為確保安全,水泥儲存罐必須有一個泄壓孔,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泥粉塵污染。經過摸索實踐,施工方巧妙地把泄壓孔連接上了管道,并將管道聯通到了水箱,這樣在散裝水泥裝填過程中,粉塵就巧妙地被水箱里的水吸咐過濾掉了。同時,散裝水泥從儲存罐里取用及攪拌機開機作業時,也易于產生粉塵污染。
如果把散裝水泥儲存罐、攪拌機置于一個相對密封的空間內,施工中產生的揚塵就不易飄散到工地外了。為此,施工方經過多番研究探討,精心設計方案,用了一個多星期時間建造,具有防塵隔音作用的攪拌棚就應運而生。它不僅使揚塵隔絕在一定的空間防止外溢,也使工地設施更加美觀整潔。在這個攪拌棚內,還內置了一套吸塵系統,運用吸油煙機原理,粉塵吸入管道收集并進入大水箱,經水過濾后,基本杜絕了揚塵污染。
如果說圍墻噴淋、過水池、攪伴站只是“低層”清除揚塵,那么,外架噴淋、塔吊噴淋則是“高空”降塵,它們“高低搭配、相輔相成”,編織成一張巨大的“立體式”防塵網,將“滾滾塵霾”包圍在網中央。
“塔吊噴淋”,顧名思義,就是安裝在塔吊橫臂上的噴淋。這套高空降塵系統包括管道、管道專用萬向接頭、噴霧頭、加壓水泵等。噴頭每隔2-4米設置一個。塔吊噴淋利用塔吊高空作業的特性,將水經過加壓后,通過塔吊架中的供水管將水輸送到吊臂上的噴頭進行高空噴淋,除消除有效降塵外,還能為施工現場降溫。
工地負責人張小平介紹,塔吊噴淋機噴淋范圍廣,可完整覆蓋塔吊旋轉半徑內的區域,可以完成對混凝土養護及霧化養護,在高溫天還可以起到地面降溫作用,并有效抑制工地降塵,防塵效果明顯。說話間,他打開了塔吊噴淋開關,隨之空中降下的水霧形成一道道水幕,宛若天女散花,蔚為壯觀。
當然,塔吊噴淋依靠旋轉半徑實施降塵作業,對于工作區域之外的除塵作業,很顯然就無能為力了。這時候,“霧炮”就有了用武之地,它很好地彌補了塔吊噴淋的不足。
“霧炮在工作中,可噴射近30多米遠、10多米高的水霧,相比塔吊噴淋,霧炮噴出的水霧顆粒極為細小,可以分解淡化空氣中的顆粒濃度;可將飄浮在空氣中的污染顆粒物迅速逼降地面,達到清潔凈化空氣的效果。”張小平指著這臺外形像一尊大炮的除塵神器說道。
張小平說,霧炮可以將空氣中的PM2. 5濃度降低15%到20%左右,對150微米級以下粉塵具有完全抑制能力,抑塵后滿足建筑工地防塵標準。以前工地也常用高壓水車來降塵,但同樣10噸水,普通灑水車只能噴灑30分鐘,而霧炮可以噴灑2個小時,大大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而且具有體積小巧、使用靈活等特點,可以覆蓋到工地揚塵較難處理的死角部位,且水霧是通過粘合粉塵后沉降,不會造成地面積水。霧炮除塵較之傳統的噴槍灑水防塵、灑水車對路面灑水濕潤防塵等方法,具有無可比擬的優勢。
“購置這些防塵設施的投入,至少也要幾十萬元,還要人力物力的投入,施工方對做好建筑工地防塵工作是真重視、真落實。”李濱擔任項目管理工作多年,提及這些名目繁多的防塵設施,見多識廣的他坦言有些設施也是首次見到。盡管投入大,但成效還是非常明顯的。“.從這段時間的運行來看,施工揚塵污染控制達標,無市民重大投訴,無因施工揚塵控制不善造成的上級處罰和通報批評,取得了良好的預期。特別讓人欣慰的是,工地的防塵做法受到了省人大檢查組的高度評價,大家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接下來對做好工地防塵工作更有心得了。”李濱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