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警務機制改革過程中,婺城公安分局圍繞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工作重心逐步由重視大案輕視小案向大小案并重轉變,在轄區各派出所啟動“陽光坐席”服務,讓不能及時有效偵破關系民生的“小案”這個多年來一直困擾著公安機關基層警隊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
記者了解到,從2016年開始,為了給轄區居民提供方便,讓小案辦理更加迅速,婺城公安分局在每個派出所都設立了“陽光坐席”窗口,專門受理達不到立案標準的百姓求助事件和一些小案的偵破。葉某丟失小羊的案子,就是“陽光坐席”服務窗口設立后受理并快速偵辦的。
白龍橋派出所副所長金凌勛坦言,在日常接警中,經常會遇到很多電瓶車被偷、自行車被偷這類群眾關注度很高的關系民生的“小案件”。還有的老百姓丟失了手機、錢包之類的事情到公安機關求助,根據法律規定,這些案件往往夠不上立案標準,同時,之前由于警力和技術能力的限制,導致現實生活中,諸如自行車、電動車被盜等案件,群眾報案更多的僅僅是為了“備案”,對公安機關破案基本不抱希望,群眾對公安機關意見很大。
事實上,“小案件”的高發低破不僅影響公安機關的聲譽,降低公安機關的公信力,更影響社會治安環境,使打防工作處于被動局面。從“破窗理論”和“蝴蝶理論”來看,有時候,“小案件”甚至會成為引發“大案件”的前提,直接破壞社會正常治安秩序。
“小事情關系百姓群眾的大利益。”令金凌勛遺憾的是,小案件作案容易防范難、逃跑容易破案難、銷贓容易追贓難,使得此類犯罪持續高位運行。“小案高發低破已經成為公安工作的薄弱環節,直接影響到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金凌勛表示,自從開展“陽光坐席”服務以后,每個派出所每天都有專人值守,現在基本可以做到即來即辦。
設立了“陽光坐席”,小案有專人負責,但是如果不能迅速解決問題,“陽光坐席”’就形同虛設。為了破解技術上的難題,市公安局在一點通系統上對數據進行整合,為“陽光坐席”的順利推行提供了強大的技術支持。
“在‘陽光坐席’服務中,民警允許當事人一同查看視頻監控,既讓老百姓切身感受公安工作的艱辛,也使民警在群眾的監督下提高業務能力。通過‘陽光坐席’,老百姓對公安的滿意度提高了,人民滿意了以后,他們點贊多了,民警的主動性也更高了。”金凌勛說道。
今年以來,“陽光坐席”已經在婺城公安分局的各個派出所推行,在“最多跑一次”改革中由“辦證”向“辦事”延伸,遇到群眾走失、物品遺失等求助事項,立即安排查看監控、走訪聯系,用最短的時間為群眾排憂解難,把有形的坐席與無形的警務銜接起來,延伸“陽光坐席”的觸角,讓小案高發低破現象逐漸成為過往,讓群眾切實感受到“警察在身邊,民生有保障”。據了解,今年上半年,婺城公安分局共受理群眾求助465件,啟動“陽光坐席”并一次性查明辦結的就有385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