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民服務是黨的根本宗旨,十九大的勝利召開更是讓中國共產黨的紅色精神浪潮席卷祖國大地。新獅街道的老黨員高云珍就用她一生的時間,詮釋了什么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初見高奶奶,記者就發現86歲高齡的她臉上并沒有累積太多歲月的痕跡,身體硬朗、和藹可親,有著同年輕人一樣的蓬勃朝氣。老人告訴記者,自己在1960年就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現如今已經是擁有57年黨齡的老黨員了,一聽到此處,在場的所有人都對眼前這位談吐優雅、思路清晰的老人肅然起敬,記者心中的欽佩之情更是不勝言表。
高奶奶回憶道,年輕時她本在金華的老車輛廠工作,后因身體欠恙,便早早地回家休息調養。身體剛好轉了一些,閑不住的她就積極投身到社區服務事業當中,干練的她被推薦當上了新獅街道柳湖社區的書記兼主任,這一當就是二十年。這二十年間的家長里短、酸甜苦辣,或許只有高云珍自己清楚。
談起社區工作,最讓高云珍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當年的計劃生育工作了。在那個年代,計劃生育可謂是頭等大事,但由于部分人的思想還沒有那么快轉變過來,工作的開展可謂是千難萬險。不畏艱難的高云珍積極應對,每天挨家挨戶地上門宣講相關知識,她堅信只要把道理講清楚,大家還是會理解的,高云珍的認真負責最終打動了社區的眾多居民,她出色地完成了黨的任務。
這些年來,高奶奶始終堅持的原則就是“一切為了人民”,群眾缺什么她就做什么。為了方便社區內高齡老人買煤餅冬天取暖,高奶奶就和其他工作人員一起開了一家煤餅店,針對腿腳不方便的老人還提供送貨上門服務。之后她又了解到社區內有許多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白天無人看管,高奶奶就想著辦一個幼兒園,說干就干,一個起初只有三個阿姨的幼兒園就這樣開門了。在高奶奶的牽頭下,社區還辦了餛飩店、茶室、小百貨店,方便了附近的老百姓,讓一部分沒有收入的人有事可干,得以維持生計。
那些年,高云珍一心撲在社區工作上,對于家庭她覺得虧欠子女太多。起初家里人還不理解她,在她的堅持和努力下,家里人看到高奶奶讓自己社區百姓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也就慢慢理解并支持她的工作了。
現如今,本該享清福的高奶奶也并沒有在家中閑著,當起了社區的樓道長,她不僅管理好樓道的衛生工作,還幫助鄰居做力所能及的事,在必要時還會出面主動調節鄰里之間的矛盾。前不久,住在她樓上的一位老人出門忘了帶家中的鑰匙,其子女又在外工作,沒辦法及時趕回家,老人急得團團轉不知該如何是好。高奶奶得知情況后,就把老人叫到自己家中吃飯,并幫著聯系其子女,一直陪到深夜直到其女兒趕回家把老人接走才安心。高奶奶說:“我們社區里高齡的孤寡老人有不少,我平時會特意留心這些老人的動向,每隔一段時間就去他們家里坐坐,看看他們,以免發生意外。每次我送小點心去看望他們,他們都很開心,我也很開心,覺得自己還有價值,還可以為人民做好事。”
正是有了高奶奶這樣無私奉獻的黨員,才有了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高云珍幾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我們上了生動的人生一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