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傅偉炎 通訊員 黃建春 厲慧婷)這幾天,陰雨低溫天氣席卷婺城,但位于臨江工業園區的金華正方機械設備有限公司內卻格外忙碌,員工們趁著生產間歇期抓緊檢修設備,為新年發展做好保障。該公司的拳頭產品——環保型瀝青混凝土曾獲兩項國家專利,廣泛應用于各個市政及交通項目施工領域,來自各地的訂單絡繹不絕。2017年前11個月,該公司實現產值3800多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近四成,成功躋身“規上企業”。
“成為規上企業后,在土地、融資、政策等要素保障層面更有配置權和話語權,能夠更充分地參與市場競爭,發展的機會也更多,而且更多的市政建設施工方,都會對企業高看一眼,也更愿意和我們開展合作。”該企業負責人徐斌提起“小升規”工程深有感觸。剛剛過去的2017年,與正方機械一樣上規升級的,全區共有19家企業,比2016年增加了8家。
婺城有近千家小微企業,其數量占全區工業企業的80%以上。盡管其中不乏行業內的潛力企業,但從總體發展情況看,仍屬低端粗放的發展模式,存在產業層次相對較低,同質化、低水平競爭問題日益加劇等問題。對此,只有及時加大政策扶持引導,推進轉型升級,助推這些量大面廣的小微企業成長為根深葉茂的“大樹”,才能為婺城做大工業總量提供強大支撐。
為了幫助小微企業成功“蝶變”,婺城區把培育小微企業上規升級與小微企業運行監測緊密結合,對全區產值在1000萬元以上的小微企業進行重點排摸,篩選出符合國家產業政策、成長性好、有望達到一定規模的企業作為“小升規”重點培育對象,精準施策,強化市場主體培育。
在優化“小升規”企業服務幫扶機制上,婺城區相關部門開通“綠色通道”,優化辦事程序,創新工作方法,提高服務效率,為納入“小升規”培育庫企業提供“保姆式”服務,幫助解決生產經營難題。一年來,共組織小微企業輔導培訓8場,輔導企業100多家,參加人數近1000人。在助力中小企業樹品牌、拓渠道方面,還啟動了“婺城制造進京東”活動。一系列扶持政策和務實舉措,很好地為小微企業克服眼下困難、加快成長壯大步伐提供了支持和幫助。近幾年,婺城區著力培育一批長期專注并深耕于某一細分行業的產品研發和生產、在國內行業市場占有率排名前100位的中小企業,作為重點培育對象。
2017年,浙江康靈電器有限公司產值首次超過2000萬元,升級為“規上企業”。原來,該公司通過政府“小升規”政策的支持引導,主動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引入先進設備實施了年產600萬套汽車單向器等技改項目,通過以技改推進“小升規”獲得了成功。如今,公司生產的汽車單向器有10多個系列百余個品種,年產量近1千萬套,占據國內30%以上的市場份額,坐上了細分領域內的“第二把交椅”,并成功躋身博世、法雷奧等跨國公司的全球采購平臺,企業由此迎來了大發展。
據統計,2017年1月~11月,婺城全區實現規上產值135.04億元,同比增長10.4%,工業經濟延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區實現規上企業主營業務收入128.99億元,同比增長7.1%;實現利稅總額10.74億元,同比增長41.7%;利潤總額7.19億元,同比增長86%,企業效益進一步好轉。前11個月,婺城累計進出口額達39.13億元,增幅為11.03%,其中出口為37.24億元,增幅為12.07%,增幅位列全市第四。兩年來,共有30家小微企業通過“小升規”工程實現上規升級。這些企業實現產值近10億元,有效拉動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近7個百分點,成為婺城工業穩增長的“生力軍”“活力源”。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