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胡敏霞 通訊員 章超菁)日前,記者從婺城區教育局了解到,近段時間一場“廁所革命”正在各中小學校如火如荼地展開。正得益于這場“廁所革命”,各學校的“廁所”正悄然發生變化。
其實,在很多人的記憶中,學校的廁所基本上存在洗手和照明設施欠缺、蹲位配置不足、有異味、少數學生亂涂亂畫等問題,廁所成了影響師生生活品質的短板。
但在前幾天,記者在白龍橋小學采訪時卻發現:廁所地上干凈整潔,里面不僅沒有異味,而且還整齊地擺放著一盆盆綠植、盆栽,墻上繪有梅蘭竹菊荷等植物的美圖和詩詞,連水管都被綠色“草皮”包裹,頗具“小清新”。
這正是“廁所革命”所來帶的成果。據學校相關負責人介紹,白龍橋小學現在的校園建于20多年前,學校1600多名學生,廁所管理一直是校園衛生鏈條中的一塊短板。隨著近年來“美麗校園”建設全面推進,校園環境更加整潔、優雅,各種綠化、墻面美化、櫥窗裝飾等有了大提升,學校就開始考慮廁所改造的事宜。老師們集思廣益,通過各種途徑收集廁所文化案例與最佳改造方案。
全校總動員,說干就干。師生利用周末、課余時間,對全校廁所的墻體進行粉刷,對廁所地面、角落進行全面大掃除,掛上好看的竹編與中國結,吊蘭等綠植放在每間廁所的各個角落,把原來銹跡斑斑的下水管進行包裝,并在墻上貼上梅蘭竹菊等主題的圖畫與詩詞名篇,在廁所門口做了大幅清新畫,開了通風窗,做了小標牌……很多學生還從家里帶來盆景、綠植等,放在廁所里添綠。經過一番改造,學校里的廁所迎來了大變化。
事實上,在婺城,掀起“廁所革命”的不僅僅是白龍橋小學,還有東市街小學、金華十中、乾西小學……這不,為了更好地管理廁所,東市街小學全體老師和同學們一起加入到衛生間管理工作中,做到“廁所管理”人人參與。值得一提的是,學校還創新性地提出了“洗手間監督員”,高段各班推薦、選拔兩名有責任心的同學擔任校“洗手間監督員”,政教處不定期組織召開“洗手間監督員”的培訓和會議,讓整個教學樓的每一間廁所都有人負責。
東市街小學有了“洗手間監督員”,金華十中則增添了廁所“所長”的崗位。該校推出了“所長認領制”,就是讓學校的中層領導骨干帶領學生團員認領廁所,共同來完成“廁所革命”。老師帶頭,學生參與,讓這場“廁所革命”的效果立竿見影。“經過打掃,廁所比以前干凈了不少呢!”同學們紛紛表示。
在廣泛開展各項行動的同時,各學校也紛紛通過組織開展學習、宣傳教育等形式營造濃厚的“文明如廁”氛圍。東市街小學組織學生們學習了《金華市東市街小學校園衛生公約》,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對“文明如廁”的認識。同時,在各個廁所內,各類宣傳標語、溫馨提醒也是隨處可見,營造了“文明如廁”的良好氛圍。而在乾西小學的廁所里,也隨處可見“文明如廁”的宣傳標語,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廁所革命’雖然只是一場小革命,但我們希望讓‘廁所革命’成為提升師生生活品質的新契機,引領學校的校園文化建設,讓小小的廁所能夠成為婺城教育發展的一個生動樣本和美麗形象,為打造婺城教育‘金名片’添磚加瓦。”區教育局相關負責人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