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酈莎)5月18日,婺城區文化助推鄉村振興座談會在安地鎮巖頭村召開,來自社會各界的文藝工作者齊聚一堂,為鄉村振興出謀劃策。
安地鎮巖頭村位于梅溪之畔,仙源湖水域下游,這里依山傍水、風景如畫。近年來,隨著仙源湖度假區的發展和生態廊道建設,依托精品村改造,巖頭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個白墻黑瓦馬頭墻的“新婺派”仿古特色村已初見雛形。
在參觀了巖頭村新農村建設情況后,文藝工作者們以巖頭村為例,就文化如何助推鄉村振興進行了座談。得知再過不久,巖頭村將迎來一批港澳臺學子參觀學習后,原金華市文聯主席王曉明說:“港澳臺學子走進婺城新農村體驗生活,我們用什么來吸引他們、留住他們?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蓖鯐悦髡J為,鄉村振興不僅要結合當地歷史人文資源特色,充分挖掘放大鄉村獨特的文化魅力,還可以考慮引進婺州窯、婺劇等具有婺城本地文化的產物,來打造獨具特色的婺城農村風貌。對此,金華晚報副總編胡國洪表示贊同。胡國洪說,婺劇是金華最古老的戲曲,它歷史悠久,劇目豐富,曲調優美。以前農村引進婺劇表演,多以聽為主,游客的體驗感不強,今后可以嘗試在“請進來”的同時,讓游客一起來排演節目,增強參與感,也可以讓婺劇傳播到更多的地方。
其他文化專家也結合自身實際,暢所欲言。有的專家認為,新農村建設和發展不能一味模仿,還應探索自己的特點。有的則認為,用文化助力鄉村振興,不是簡單的一兩場文藝活動就能實現的,需要一個長久堅持、持續不斷的過程,要讓文化真正在農村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聽了大家對文化助推鄉村振興的思考,婺城區委宣傳部相關負責人表示,將把這些真知灼見進行梳理總結,充分吸收采納好的意見建議,蓄力宣傳思想文化工作再上新臺階。同時,也希望社會各界文藝團體能發揮所長,積極參與婺城鄉村發展,助力婺城鄉村振興。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