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傅偉炎)上個周末,在沙畈鄉芝肚坑村,一撥撥來自城里的市民興致勃勃來到這里觀山水、覓清涼,這個地處大山深處的偏僻小村頓時熱鬧不少。在三三兩兩的人群中,一支由鄉、村干部組成的“雙創”督導隊特別顯眼。他們手執紅旗、黃旗,走進農家院落,除了細致查看村莊環境衛生等情況,還要了解農戶門前“五包”是否到位。在烈日驕陽下,儼然成為一道風景。
“鐘大伯,庭院整得很漂亮,整潔有序,門前五包也做得很好,實在挑不出毛病,如果全村人都像你一樣把環境搞得這么好,那來芝肚坑游玩的市民一定更多了。我們決定授予你代表先進和榮譽的紅旗。”在村民鐘根金家的院子里,大家進行了一番細致的檢查。來村開展“雙創”督導的沙畈鄉黨委委員、常務副鄉長兼二分中心總支書記戴增榮對鐘根金豎起了大拇指。說著,拿出一面印有“榮”字的紅旗,鄭重交給這位七旬老人。
鐘根金高興地接過這面紅旗,喜滋滋地把旗插在高高的門楣上。此刻,老人開心地笑了:“紅旗進家門,很喜氣也很光榮,謝謝大家的關照,我一定會把自己的院子整理好、天天保持干凈,不拖全村后腿。”
原來,頒紅旗還是黃旗,挺有“講究”的。檢查人員根據現場情況當即作出評判,環境衛生良好且門前“五包”到位的農戶,授予印有“榮”字的紅旗,鼓勵他們再接再厲、保持榮譽;環境衛生較差且門前“五包”不理想的,毫不客氣地授予印有“恥”的黃旗,督促他們及時改進,并努力迎頭趕上奪紅旗。
離開了鐘根金家,隨后鄉、村干部一起又檢查了30多戶農戶。沒想到,這些農戶也像鐘根金老人一樣,把環境衛生、門前“五包”看成是自家的“責任田”,勤耕不輟,沒有絲毫破綻可尋。半天下來,黃旗一面都沒有發出去。
“這是一個好現象,如今不比以往了,村民環境衛生意識好轉了,垃圾分類、房前屋后潔化美化、垃圾不亂扔不落地,自覺包衛生、包綠化、包秩序、包公用設施、包建筑物容貌整潔,崇尚講文明愛環境。”芝肚坑村黨支部書記汪云根說,這段時間,沙畈在開展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創建全國衛生鄉鎮“雙創”工作,這是造福百姓的好事,村民們都很支持。
戴增榮說,農村是個熟人社會,村民都很珍惜榮譽,運用流動紅黃旗這種創新載體,通過紅旗正向激勵+黃旗反向督促,鼓勵先進、鞭笞后進,并結合實際設置獎勵和懲治的前置條件,獎懲并舉雙向發力,使村民踴躍參與“雙創”,最終目標都是為沙畈百姓創造美好生活。接下來,我們還要繼續深化這項工作,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力爭在全鄉推開。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