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從湖南師范大學返程回金華的列車上,金華實驗中學“湖南師大管理干部培訓”微信群里消息不斷,從各教研組長、專業負責人、學部部長到學校中層以上管理人員,參加培訓的40余名老師紛紛在群里分享學習心得、交流學習感受。
“職業教育是中國教育的一片洼地,中國缺乏專業的職業教育師資。因此,中職學校必須摸索出一套相對完善的中職師資培養體系,培養出大批德技融通、情智并重,對學生充滿愛與同理心的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學校要樹立一個讓全校師生都愿意為之不懈努力的共同愿景,配套以物質激勵和人本關懷。”金華實驗中學校長鄭建忠說。
近年來,婺城區立足職業教育發展大背景,倡導專業建設與教學水平兼容并重,通過“走出去、引進來”,實現“一體雙翼”,逐步完善中職教育師資隊伍培養體系,穩步驅動婺城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
新入職的教師編入青年教師隊伍;成長為學科專業知識扎實、實際教育教學效果良好,有一定的科研能力的勝任型教師后,編入青年骨干教師隊伍;接著再培養、再成長,成為學科帶頭人,進而激勵其爭當名優教師……多年來,金華實驗中學已經探索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師梯隊培養體系。在此基礎上,該校仍不斷創新平臺,于去年1月成立“教師發展學校”,下設“游學計劃”與“白沙講壇”,讓每位教師都成為黨員,擁有更具針對性也更常態化的學習機會。截至目前,“白沙講壇”開講24期,邀請校外專家、名師17人次。名師們在“白沙講壇”分享個人成長經歷,傳授教育教學理念,暢談教學研究方法,以榜樣的力量點燃老師們的“名師夢”。
“要做好專業建設,創新合作機制,把握發展方向,老師們的視野尤為關鍵。所以,老師們必須‘走出去’,開眼看世界。”鄭建忠說。因此,每年暑假,金華實驗中學的教師們便會開啟“游學模式”:2016年問道清華園,2017年求學華家池,2018年取經岳麓山腳……而雙休等短假期,他們又會分成若干小組,考察省內中職名校,學習辦學模式;拜訪技術專家,把握前沿趨勢;走進國內名企,判斷人才需求;對接職業高校,開拓培養渠道……學校還成立“名師工作室”,鼓勵老師參與技能節,激勵其專業技能提升。
有眼界又好學習的實中教師,毫無意外地拿下了一個又一個大獎。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8年6月,該校教師在各級各類課題、論文評比中獲獎360人次。其中,市級及以上186人次,包括教科研成果省一等獎一項、省三等獎兩項、市一等獎兩項;精品課程省二等獎一項,市二等獎兩項;論文市一等獎及以上45篇。此外,近兩年學校師生合作,獲國家級三等獎一項,省級一等獎3項,省二等獎11項,省三等獎11項,省優秀獎5項。
當然,師資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直接帶動了學生的成長。學校順利搭建“良工360”培養模式、校企合作框架及技能節、校園“值周”等平臺,幫助學生在多元化嘗試中發展多面手技能,找準職業定位。老師們還針對學生的專業成長,不斷夯實理論基礎,加強技能學習及操練;配套校友經驗分享會、校園招聘會等,做實產教融合,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就業資源,為企業輸送優秀的“現代工匠”。在“雙創”背景下,學校成立了創新創業工作室——翼創空間,“傳幫帶”鼓勵學生在實踐中提升職業基礎技能和創造力。學生小發明“急救精靈”、“五水共治之河道小精靈”、“超級生命守護包”、“井蓋守護衛士”等在省、市級創新創業大賽中頻頻斬獲大獎。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