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類及其加工品具有豐富的蛋白質等營養元素,受到廣大公眾的青睞。但是你知道如何健康食用豆制品嗎?今天婺城區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來為消費者科普。
自制納豆要防污染
納豆是一種大豆發酵食品,以大豆為原料,經過枯草芽孢桿菌(納豆菌)發酵而制成,表面有一層薄薄的白膜,攪拌時會出現黏液狀的拉絲。目前市面上除了鮮納豆外,還有冷凍納豆、納豆膠囊等產品。
家庭制作納豆一定要保障食用安全。大豆經過清洗、浸泡、蒸煮、接種納豆菌,在一定的濕度、40℃下使之發酵20小時左右,經過后熟工藝即為鮮納豆產品。鮮納豆產品應冷藏或冷凍保存:冷藏保存,0℃~4℃,保質期通常為7天;冷凍納豆,-18℃溫度下,保質期可長達1年。
自制豆漿須充分加熱
豆漿是以大豆為主要原料經水提取和加熱處理后制成的植物蛋白飲料,富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異黃酮等營養成分和生理活性物質,長期飲用有益于健康。
選購豆漿產品首先要注意其是否在冷鏈條件下銷售,是否有“漲袋”或“胖聽”現象;其次要仔細閱讀包裝標簽上的貯藏條件、保質期、出廠日期等。購買后要按標簽要求貯藏和食用。食用時要仔細觀察流動狀態、色澤和氣味是否正常。一旦開袋就盡快喝掉,以免二次污染和發生食用安全問題。
家庭自制豆漿要保持清潔衛生和加熱充分。要選粒型完整、均勻有光澤的大豆為原料,剔除色澤不均一的病斑粒、水分未正常干燥的皺褶粒以及易發生氧化的蟲口和破瓣粒。制作時要保證至少在95℃的條件下加熱5分鐘以上。飲用后剩余的自制豆漿應及時放在低溫條件下(冰箱)保存。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