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婺城區昌平路附近一建設單位的工人因在垃圾房門前空地隨意堆放生活垃圾的行為,收到了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建監察大隊開出的一張“罰單”。與平時所開出的“罰單”不同,面對著這一張“罰單”,當事人不僅沒有辯解,反而很快承認了該行為是自己所為,并誠懇地接受了處罰:“是我沒有做好,我愿意接受處罰。以后,我也會多多為垃圾分類進行宣傳,讓別人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
事情究竟是怎樣的呢?記者聯系上了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城建監察大隊,了解到了事件的來龍去脈——事發當天一早,執法隊員們在日常巡查時發現,昌平路垃圾房門前赫然擺放著一張廢棄沙發,十分影響美觀。“估計是有人趁著夜里扔的。”面對著那張醒目惹眼的破舊沙發,執法隊員們分析道,“趁著天黑,沒人看到,把施工材料、設備、不想要的破舊家具往路上一扔,省得自己掏錢請人處理了。”沒有目擊者、又是晚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樣的“難題”竟被執法隊員們迅速解決了……
“發現該情況后,我們立馬運用了安裝在垃圾房內的‘天眼’,精準鎖定了本次事件的當事人。”區城建監察大隊隊長吳德誠口中的“天眼”,正是他們安裝在垃圾房內的監控。而迄今為止,婺城區范圍內已有50個垃圾房裝有“天眼”,昌平路垃圾房就是其中之一,“在‘天眼’的幫助下,我們迅速找到了責任人。在有監控視頻的情況下,當事人很快承認了自己的所作所為,并接受了處罰。”
原來,垃圾問題一直是婺城區城建監察大隊的工作難題,垃圾未分類、垃圾未入桶等等也一直困擾著執法隊員們。如何有力且有效地解決這個問題?于是,婺城區城建監察大隊就想出了在垃圾房內安“天眼”的“小絕招”:“安裝了監控以后,我們追查責任人更方便了。經過一段時間的實施,垃圾不分類、垃圾亂倒不入桶等情況也好了很多,環境衛生有了很大的改善。”據悉,被查處的個人將會根據情節嚴重情況被處以200元以下的罰款。
此外,記者從區城建監察大隊處得知,接下來,他們還將繼續加大執法力度,宣戰城市“頑疾”,用好這50只“天眼”,為文明城市添磚加瓦。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