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次全國歸僑僑眷代表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會上宣讀了《中國僑聯關于表彰全國僑聯系統先進組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婺城區僑聯副主席、白龍橋鎮僑聯主席鄭寶銀獲得全國歸僑僑眷先進個人表彰。
每年中秋、春節做好海外重點人士、困難歸僑僑眷、留學生家屬及優秀困難學生的走訪慰問工作,鄭寶銀帶著白龍橋鎮僑聯班子至今已經堅持8載。
每年深入歸僑僑眷家中調研,寫出歸僑僑眷反映的熱點、難點,提案有12件之多。
“甘于奉獻、樂于相助”的浙江僑聯精神在他身上熠熠生輝。他就是婺城區僑聯副主席、白龍橋鎮僑聯主席鄭寶銀。
凝聚僑心 僑界群眾的貼心人
“作為基層僑聯負責人,積極為僑界群眾爭取權益,既是職責所在,也是人生幸事。”熟悉鄭寶銀的人都知道,他熱心僑聯事業,主動公開聯系方式,接受僑界群眾的咨詢求助。只要是歸僑僑眷遇到的問題,他都竭盡全力協助解決。農村建房問題、歸僑子女就學問題、交通事故糾紛、勞資糾紛等等涉及僑界群眾利益的事,鄭寶銀都當成自己事去做。許多歸僑僑眷曾不止一次感激地說,鄭寶銀真是僑界群眾的貼心人。
“只有服務好僑界,才能凝聚僑心。”鄭寶銀是這樣說的,更是這樣做的。自白龍橋鎮僑聯成立以來,他堅持每年中秋、春節做好海外重點人士、困難歸僑僑眷、留學生家屬及優秀困難學生的走訪慰問工作,為僑界群眾解憂。作為區僑聯界政協委員,鄭寶銀還堅持每年深入歸僑僑眷家中調研寫提案,為僑界發聲。日常工作中,他更是積極推薦符合條件的歸僑僑眷成為區僑聯委員和市僑商會理事,為他們提供施展才華的平臺。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鄭寶銀還自覺對照“有組織、有隊伍、有經費、有陣地、有活動”的標準,抓好僑聯制度建設,建立僑聯學習制度、會議制度、聯誼議事制度和服務制度,規范鎮僑聯運轉,堅持每季召開鎮僑聯會議,學習傳達上級涉僑政策,組織開展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等政策法規的學習宣傳,先后在白龍橋鎮政府和鄭陽村建立規范化“僑法宣傳角”,為全區基層僑聯組織建設樹立了典范。
多年來,鄭寶銀因自覺發揮聯系廣大歸僑僑眷和海外僑胞的橋梁紐帶作用,屢獲省、市、區表彰。2015年,鄭寶銀被省僑聯、省外事與僑務辦公室評為“全省歸僑僑眷先進個人”;同年,白龍橋鎮僑聯被金華市僑聯評為“金華市基層僑聯示范基地;2017年,他又被市僑聯評為“最美基層僑聯干部”,被區政協評為優秀區政協委員。
匯聚僑力 助力家鄉建設的熱心人
“身為一名婺城人,能為家鄉建設貢獻一份力是我們的榮幸,今后我們將更多地協助、幫助家鄉發展。”鄭寶銀說,對于出國在外的游子來說,家永遠是心中的牽掛,能為父老鄉親做一些事是海外婺城人的榮幸。未來,他將帶著區僑聯其他成員到婺城鄉村多看看、多了解,挖掘當地資源,推動當地發展。
2010年,婺城區僑聯在中小學開展公益活動。作為區僑聯副主席,鄭寶銀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的很多課桌椅都比較陳舊。看到這個現象,心疼孩子的鄭寶銀立即有了一個想法,開展募捐為孩子們更換新的桌椅。他帶頭捐款12萬元,還在區僑聯發起了募捐,不久就籌到了180萬元的資金。為了確保新桌椅的質量,鄭寶銀還直接到永康多家企業選購桌椅,趕在開學前讓孩子們換上了新桌椅。那一年,塔石鄉、莘畈鄉、沙畈鄉、箬陽鄉等山區學校均換上了新桌椅,孩子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
“鄭寶銀是我們村民眼中的‘熱心腸’,好事做了一籮筐。”說起鄭寶銀,村民們贊不絕口。原來,自白龍橋鎮僑聯成立以來,鄭寶銀就積極與市、區僑聯對接,連續多年在白龍橋鎮鄭崗山村和鄭陽村開展“送文化送溫暖送祝福”聯誼活動,獲得了村民們的一致好評。此外,他還每年為鄭陽村居家養老服務照料中心捐款2萬元,經常資助生活困難群眾,并為鎮、村基礎設施建設捐款捐物。
“家鄉發展是每一位歸僑僑眷的共同心愿,我愿意做好黨和政府聯系僑界群眾的橋梁紐帶,匯聚僑力,助力家鄉發展。”鄭寶銀,正用點滴行動踐行著一位基層僑聯干部的責任與擔當。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