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振興實體經濟已成為社會熱議的話題。婺城區委、區政府一直堅持“工業強區”戰略不動搖,千方百計為實體經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服務環境,助力其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區委書記蔡艷多次強調,要把實體經濟擺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以決戰決勝的姿態堅決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全力推動婺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按照打贏“九場硬戰”的重大決策部署,婺城把實體經濟翻身戰作為首要戰役,把做強實體經濟作為“擔當趕超、婺城圖強”的硬任務,出臺了系列政策舉措,加大服務企業的密度和力度,集中精力大抓實體經濟、打好高質量發展組合拳,推動實體經濟發展。我們欣喜地看到,通過實體經濟翻身戰的推進和“兩送兩增”服務企業活動的開展,全區上下強工業、興實體的氛圍進一步濃厚,實體經濟作為婺城發展核心引擎的作用進一步得到顯現。
浙江在線-婺城新聞網記者 傅偉炎
【現場】
這段時間,位于婺城新城區臨江工業園區的浙江萬里揚股份有限公司各生產車間開足馬力,工人們忙碌在生產線上,一臺臺變速器總成從車間運往整車配套廠家。與此同時,在萬里揚新組建的浙江吉孚汽車傳動系統有限公司,按照德國工業4.0標準建設的智能制造物聯網樣板車間也是一派忙碌景象,工人們正在緊張有序地安裝調試新生產設備。
萬里揚股份有限公司總裁、吉孚傳動項目負責人任華林說,經過調試,新廠房內所購置設備90%已安裝到位,雖然項目計劃2019年下半年投產,但從公司管理人員到一線員工,大家擼起袖子加油干,盡量把各項工作都往前趕。目前,不二越、NSK、舍弗勒、法雷奧等跨國公司都成了吉孚的合作伙伴,公司上下正緊鑼密鼓著手進行量產準備。“接下來,我們將在股份公司的領導下,按照市委、區委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的部署,精心組織,科學統籌,集中力量推進吉孚新能源汽車傳動系統等大項目,為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當好排頭兵。”任華林說道。
國際經濟形勢依然復雜嚴峻,實體經濟面臨的穩增長壓力加大,婺城區大力優化企業發展環境,鼓勵企業大干快上,通過技改、創新增強實體經濟發展后勁,推動高質高效發展。“今年以來,我們就接連拿下華峰集團和恒逸石化兩家民營百強企業的大訂單。眼下公司產銷兩旺,發展勢頭很好。”浙江先創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方振明對今年產銷形勢信心滿滿。自落戶婺城,先創股份建成新廠房,并投入巨資引入先進設備,企業的發展前景一片光明。龍盛股份、恒逸石化、傳化集團、新安化工及江蘇盛虹等省內外知名大企業大集團都成了公司的客戶。
位于臨江工業園區的金華樂嘉廚具有限公司火熱的產銷勢頭,也是喜訊不斷。連日來,該企業員工奮戰生產一線,忙著為一批出口德國的高檔不粘鍋加班加點趕工。該公司工作人員鄭行說,今年企業外貿形勢超過預期,現在接下的訂單已經排到了年底。今年以來,國際經濟形勢低迷,中美貿易摩擦,外貿出口普遍不景氣,面對嚴峻的形勢,樂嘉廚具一方面大力推進技術改造,引入先進機器設備,大幅提升了產能和品質,一方面積極拓展外貿渠道,遴選國外優質外貿客商,外貿份額不斷擴大。目前,該公司生產的不粘鍋等廚具產品暢銷歐美30多個國家。
開創電氣也呈現出一派繁忙的生產景象,一邊是車間機器轟鳴,工人們忙碌在生產流水線上,一邊是來自海外的訂單紛至沓來,工人們加班加點組織生產。與萬里揚、樂嘉廚具、開創電氣一樣,時通電氣、耐司康藥業、今飛亞達等一批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兩旺,態勢喜人。記者從區經濟商務局了解到,今年1至9月,全區實現規上產值116.45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8.6%。雖然數字并不搶眼,但在經濟形勢復雜嚴峻、實體經濟壓力重重的情況下,取得這份成績難能可貴,也為婺城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增添了信心。
【看點】
眾所周知,婺城工業起步較遲,基礎偏弱,內生動力不足,在婺城建區的2001年,整個區的工業產值不足52億元,規上企業總數也只有10多家。但婺城專注實體經濟發展,把轉型升級牢牢抓在手上,著力解決工業運行中遇到的各種難題,護航實體經濟行穩致遠。
“從婺城工業發展態勢看,盡管國際國內宏觀經濟依然復雜,但全區工業的基本面沒有變,支柱產業依然發揮著主導作用。”婺城區經濟商務局局長施群毅認為,七大特色產業發展前景良好,有力地支撐了婺城工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年來,婺城區打出了治水拆違、“四換三名”、小城鎮綜合整治等一系列高質量發展“組合拳”,助推工業經濟穩走向好。與此同時,婺城持續開展的“兩增兩送”“進企走親連心”等涉企服務活動,出臺的一攬子契合婺城實際的政策舉措,優化企業服務,當好“店小二”,良好寬松的工業發展環境,在一定程度上又反過來促進實體經濟發展。
“在發展實體經濟的同時,婺城工業面臨著一些積極的因素和變化:如發展環境進一步得到優化、制約工業發展的資源要素瓶頸問題有所緩解、消費需求進一步改善等。另一方面,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了廣大企業的共識,萬里揚、歐侖科技、先創新能源、康靈汽車零部件、精工工具、金祥板業、紅牌智能電器等工業企業通過積極調整產品結構,生產適銷對路的產品,工業生產仍保持穩步增長。”施群毅說,隨著龍蟠區塊金華新能源汽車配套產業園、小微企業園及6個鄉鎮工業功能區的加快開發建設,一批新建、續建工業項目的陸續開工,新投產的企業逐漸增多,未來將逐步發揮效益,必將為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提供更有力的支撐。
截至目前,婺城已有規上企業139家,工業產值超過300億元,比剛建區時增長了近6倍。同時,還誕生了“萬里揚”和“巨龍管業”兩家上市公司,有40余家企業成為“億元”小巨人企業,催生了汽摩配、五金工量具、醫藥、食品、建材等為主導的七大特色產業集群。
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圍繞共建都市區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婺城實體經濟也必然提升檔次和能級,特別是要大力發展“四大百億”產業,著力引進一批高端項目,提高關鍵零部件開發生產能力,做大做強新能源汽車零部件、汽摩配、五金工量具及戰略性新興產業等主導產業,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人物】
從一家作坊式小廠起步,22年來,沐浴著改革開放的“陽光”,萬里揚不斷發展壯大,吉利、奇瑞、福田、東風、中國重汽等20多家主流汽車廠商成為其合作伙伴,商用車變速器產品占據國內60%的市場份額,一家大型專業化汽車零部件企業集團崛起在婺城。
吳月華就是這家企業的“女掌門”。上世紀90年代,市場經濟的浪潮激發了吳月華的創業夢想。當時,國內汽車零部件產業剛剛開始起步。吳月華夫妻倆便把目標鎖定在小小的齒輪上,在白龍橋洞溪工業區成立了清華實業公司。在憑借良好的口碑和信譽完成了資金及技術積累之后,便把目光轉向了變速器。此后的20多年,萬里揚一直從事汽車變速器及其零部件的研發、設計、制造工作,堅持走制造業之路。即便是房地產、網絡虛擬經濟異常火爆的年代,萬里揚也抵御了誘惑,心無旁騖專注主業。
“選擇了做實業,就要朝著既定目標,一直堅定走下去。”作為企業負責人的吳月華深知,如果被沿途的風景分散了太多注意力,那么就沒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抵達最后的目的地了。而汽車零部件制造,又是一個技術密集、資金密集、人才密集的行業,市場的認可關鍵看產品的先進性、穩定性和性價比,它容不得絲毫的投機取巧、三心二意,沒有捷徑可走。在吳月華的推動下,公司近年來大力實施“53211”戰略,積極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動萬里揚打造全球一流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愿景。
就如何發展婺城實體經濟、打好實體經濟翻身戰,吳月華建議發揮區位及資源優勢,積極對接一線城市和各大創新創業園區,承接一線城市制造業轉移,把更多優質項目吸引到婺城來。“現在真正具有核心技術、智能制造的高端制造時期已經來臨,希望政府抓住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大好時機,鼓勵支持企業加大科技創新力度,研發屬于自己的核心技術,培育、引進、扶優扶強一批龍頭企業,形成一批產業鏈,做大做強婺城實體經濟。”吳月華如是說。
【訪談】
“實體經濟是推動婺城高質量發展的發動機,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是拼爭搶創、擔當趕超、婺城圖強的題中之義,也是提升核心區首位度的關鍵之舉。作為涉工部門,要在實體經濟翻身戰中發揮好先鋒作用。”區經濟商務局局長施群毅表示,實體經濟翻身戰已打響,婺城要按照市委書記陳龍提出的“忠誠擔當、拼搏實干、高效廉潔”12字要求,堅定不移把實體經濟做優做強,才能把婺城圖強的美好愿景變為現實。
在施群毅看來,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必須發揮好涉工部門在工業高質量發展中的引領作用,科學統籌,真抓實干,善作善成,全力以赴打好實體經濟翻身戰。
一要牽頭抓總。充分發揮實體經濟翻身戰指揮部辦公室統籌協調職責,制定具有科學性、操作性、協同性的作戰計劃,完善工作推進機制,形成部門合力,建立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推動工作協同推進,齊頭并進。
二要改革創新。在“畝均論英雄”“承諾制+代辦制+標準地”等重大改革上,推動更多優勢資源向優質項目、優質企業集中。
三要攻堅重點。聚焦質量、效率、動力三大變革,不斷強化對產業發展的科學謀劃,當前,重中之重是推進年度指標任務、技改投資、企業培育、小微園區建設、畝產效益評價等重點工作,采取針對性措施,強力推進工作落實。
四要優化服務。按照“兩送兩增”萬企大走訪部署,做好走訪的規上工業企業問題收集和交辦督辦,深化開展服務企業活動,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
【短評】
區委七屆四次全會作出打贏“實體經濟翻身戰”的部署,是“打造增長極、共建都市區、當好答卷人”的必然要求,也是續寫“八八戰略”新的婺城篇章的題中之義。振興實體經濟作為婺城必須補齊的首要短板,各地各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只爭朝夕、苦干實干,多為實體經濟發展營造良好氛圍,多為實體企業做強提供精準幫扶,增強企業內在活力,切實減輕企業負擔,讓企業有真正的獲得感,集中精力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各實體企業要堅定發展信心,強化“重實體、興實業”的發展理念,始終堅定信心不動搖、堅守陣地不退卻,迎難而上,做精主業,加大科技創新、機器換人的推進力度,加強企業精細化管理,不斷提升企業競爭力,努力實現逆勢奮進。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