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標、開標、選攤位、簽約……近日,新獅街道車頭農產品交易點投標會現場人頭攢動。經過嚴格規范的程序,當天成功簽約經營攤位41個,營業房13間,招標總金額超過200萬元,同比去年增長20%。這標志著車頭農產品交易點提升改造后的第一次招投標圓滿成功,也意味著婺城區市場監管局整治農貿市場助力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在車頭農產品交易點的一角,記者還看到墻上新增了表彰的經營戶和相關獎懲制度,在哪里買菜最舒適、最放心,看看這個“紅黑榜”就能一目了然。前來買菜的市民對此舉表示肯定:“看到哪些攤位有流動紅旗,肯定對這個攤位的食品安全更放心。為這樣的舉措點贊!”“這樣做,對我們經營者來說也是一種肯定。特別是‘紅黑榜’,只要看一眼就明白。時間久了市場也就會形成一種誠信之風,不僅有利于前來買東西的普通市民,對我們經營者也是好事,能實現規范經營、規范競爭。”經營戶表示。
原來,為更好的管理交易點,車頭社區借力投標會,將新制定的獎懲機制進一步落實到位,對新進場的經營戶人手發放一份《車頭社區農產品交易點管理規定》,并以繳納押金作為市場規范管理的保證金形式,確保獎懲落實到位。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車頭農產品交易點這一“黑紅榜”的做法,不僅打消了消費者的擔憂,也讓經營戶們更加省心,通過這樣一種方式督促、引導大家建設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經濟環境。
隨后,婺城區市場監管局相關工作人員為記者講解了市場的獎懲機制:對經營戶的占道經營、亂扔垃圾等行為按照次數分別采取罰款、疊加罰款、直接取消下一年度投標資格的處罰措施;設置誠信經營戶流動紅旗評選辦法,對市場的所有經營戶按季度進行誠信經營考評,考評優秀的經營戶頒發流動紅旗并在墻面顯眼位置進行表彰,以此鼓勵經營戶明碼標價、誠信經營、規范經營。
據了解,為給廣大居民提供一個環境整潔的購物場所,提升城市形象,車頭農產品交易點以抓好“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契機,經過幾個月的停業改造,以煥然一新的面貌展現在大眾面前。改造后的菜場干凈亮堂,吸引了周邊大量市民前來買菜,生意絡繹不絕,收到市場攤主和市民的一致好評,打破了“提升改造后的菜場沒有生意”的魔咒。
下一步,區市場監管局還將在轄區市場內全面推行經營戶獎懲制度,要求市場舉辦方按照獎懲制度認真落實,強化管理,并督導經營者誠信經營,不欺詐、不違規違法經營、建立良好的社會信譽。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