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春節,茶廠就可以集中收購附近茶農的春茶了。”日前,在箬陽鄉茶園村,村民們正忙碌地把一臺臺制茶設備從貨車上卸下,搬進位于原南坑村的茶葉加工廠內。“茶廠的建立,能有效解決方圓3公里內的茶葉銷路問題,為茶農增收致富服務。”茶園村黨支部副書記鄒敏介紹。
茶葉是箬陽鄉山區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箬陽鄉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其經濟產值占全鄉農業產值的一半左右。雖然箬陽茶品質高,但因缺少支柱企業、龍頭企業的帶動,產業發展遇到了瓶頸。以茶產業帶活山區經濟、推動鄉村振興,成了當前鄉黨委政府急需解決的問題。
今年初,婺城區拉開了“服務企業、服務群眾、服務基層”活動的序幕,千余名干部融入一線開展“三服務”。為破解茶產業轉型升級的難題,箬陽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奔赴茶園村,推動茶葉加工廠的建設步伐。“茶廠投產后,不但能解決部分山區勞動力就業問題,還能打破以往零散收購、單打獨斗的局面,形成規模化、集約化、一體化的農業格局。”箬陽鄉負責人介紹。為此,該鄉黨委政府不但送服務,還送生產技術、市場信息,遵循全區“家人般用心用情、管家般精準精細、專家般專業專注”的服務標準,打響了“家服務”品牌。
“丁阿姨做事細心、勤快,還特別專業,我們都很滿意。”近日,在上浮橋桃花園小區,來自箬陽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的員工丁琴受到客戶的熱情點贊,“不但是自個家,就連我娘家、姐姐家也喜歡她的服務。”
據了解,像丁琴一樣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的箬陽籍婦女有15人。在開展“三服務”活動中,箬陽鄉政府把家政公司的創建納入為民實事項目,使120余名婦女同志通過業務培訓走上工作崗位。如今,坐落于市區和信路的“箬陽家政”門店門庭若市,開業半個月已達成數十單業務,客戶遍及江南江北。“感謝政府搭建的平臺,為山區婦女就業提供了幫助。”丁琴感激地說。
通過“三服務”,箬陽鄉正著力破解農村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推動農村產業進一步優化。“此次家政公司的成立,是箬陽鄉的又一大重要舉措。不僅能安置閑余勞動力,讓村民增加收入,還能優化箬陽的經濟結構,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新能量。”箬陽鄉負責人介紹。
事實上,不僅僅箬陽,從梅溪江畔到白沙溪畔,從西南片區到新城區,“三服務”活動已在婺城大地如火如荼開展。在塔石鄉,黨員干部為山區老人平安過冬開展居家養老服務檢查、免費體檢等關心關愛服務,積極回應群眾的需求和期盼;在瑯琊鎮,新朱村、浩仁村等20個行政村聯合收購金泰紙業項目正在抓緊推進,借此將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性發展;在白龍橋鎮,潤華機電有限公司企業黨支部圍繞“職工權益、個人成長、家人關愛、心理健康、文化生活”等五個方面,組織開展服務活動,令員工們備感溫暖……
據悉,為提高“三服務”活動成效,婺城區還建立了問題“交辦、督辦、辦結、反饋”的“四環機制”,依托“清單交辦+銷號管理”,承諾“簡單問題馬上解決,一般問題交辦解決,復雜問題協調解決”。同時,婺城建立了“難題攻堅+課題研判”的“雙題并軌”制度,通過一個問題的解決推動面上共性和相關問題的解決,以此推動形成一個開放、包容、親民、愛民、擔當實干的婺城新環境,為深入推進“擔當趕超、婺城圖強”提供著堅強保障。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