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金華博勝畜牧專業合作社的徐建剛,麻煩查一下我的貸款是不是明天到期?”近日,婺城農信擔保公司辦事大廳接到了一個電話。對于擔保公司來說,這樣的電話內容并無特別,但對于擔保對象來說,接下來的事情卻是擔保公司自成立以來的首次突破,也是供銷系統“三服務”活動開展以來公司打破傳統、創新服務的大膽嘗試。
轉變理念,讓“顧客上門”變成“上門服務”
博勝畜牧專業合作社位于長山鄉二村,成立于2008年,現有股東5人,占地24畝,年出欄商品豬7000余頭,年產值約2000萬元,曾獲得“浙江省重質量守誠信單位”“浙江省美麗牧場”等稱號,自2014年起,該合作社便一直通過農信擔保公司辦理擔保貸款業務。
合作社負責人徐建剛表示,受“非洲豬瘟”影響,近段時間,養殖場所有人員進出都要經過半小時的檢驗消毒程序,辦理續貸手續需要5個股東簽字,5人都是養殖場工作人員,無法同時離開養殖場往返簽約,眼看200萬貸款馬上就到期了,實屬無奈,所以只能找擔保公司幫忙。
了解到這一情況后,擔保公司立即召開了班子會對該案進行了研究,隨后,臨時組建服務小組,由公司負責人柳軍帶領班子成員及業務員當天趕往養殖場,現場幫助解決貸款續貸問題。
打破傳統,變“先調查后簽約”為“調查簽約同步走”
農信擔保不同于其他行業,因為服務對象的涉農性,具有高風險、低回報的特點。按照公司傳統業務辦理模式,需要貸款對象主動提出貸款申請并提供相關資料,公司在受理后上門調查核實抵押或擔保對象的真實性,結合風險評估情況出具調查報告并提交公司上會討論,最終提請公司董事會給出最終結論。
對于博勝畜牧合作社來說,通過正常途徑辦理續貸在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于是公司結合擔保對象前期征信情況,打破傳統經辦流程,充分利用大數據系統及銀行業相關數據,果斷采用先召開業務分析會——實地調查求證——現場召開董事會討論的模式,一改傳統的“先調查再簽約”為“調查簽約同步進行”,有效幫助擔保對象解決了燃眉之急。
優化服務,推動金融支農惠農助農“三提升”
博勝畜牧專業合作社只是農信擔保公司百余個擔保服務對象的一個縮影。自該公司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堅持以“改造自我、服務農民”為主要服務宗旨,彌補銀行在服務農業及中小微企業上的短板,積極為涉農群體及中小微企業提供優質高效的貸款擔保服務,已成為區供銷社乃至全區開展農業金融服務的“主打品牌”和“拳頭產品”。截至目前,公司已累計提供貸款擔保1071筆,擔保金額7.42億元。
開展“家服務”活動以來,擔保公司通過推行彈性休息制,取消窗口午休時間,保證公司業務“即來即辦”,及時滿足客戶要求。同時如何提升公司服務質量、更多更好地服務“三農”,大膽創新公司服務模式與惠農政策、獲取客戶更高滿意度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多次研究與討論,對目前公司針對不同性質擔保對象的稅費進行了多方面評估與論證,對擔保與反擔保的范圍與形式進行了綜合評估與分析。
接下來,婺城農信擔保公司將通過業務聯結機制,進一步發揮好省農信公司的平臺作用,有效改善新型農業主體融資“玻璃門”現象,進一步助推金融惠農支農助農服務實現“提質擴面增效”三方面的提升,為涉農群體提供一個可靠優質的金融服務平臺。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