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莘畈,正是春光明媚,山花爛漫的時節,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聽到的是蟲鳴鳥叫,聞到的是花香蜜甜,看到的是蜂飛蝶舞,感受到的是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4月13日,2019“健康婺城·體旅莘畈”萬人毅行大會在莘畈鄉舉行,萬人共赴一場春的約會,共享“體旅”盛宴。
活動設有8公里體驗組、25公里專業組,由金華市體育局和婺城區人民政府主辦,婺城區委直屬機關工作委員會、區農業農村局、區文旅體局、莘畈鄉人民政府承辦。這兩年,為進一步推進婺城體育產業多元化的發展,婺城區在莘畈鄉大力推進“體育+旅游”工作,打響“山水莘畈、體旅之鄉”品牌,促進鄉村振興、休閑旅游、運動健身的共融共贏。
毅行領略鄉村風情
走進村子,不論是路邊、村口、庭院,街巷、水岸,還是村民的房前屋后,都擺滿了各種植物,或綠意盎然,或吐蕊芬芳。沿著祝村—大立元這條綠道漫步,不同主題、不同風情的街角小品處處可見,不時還能看見外地游客駐足與小景觀合影留念的景象,一路上的風車隨著春風轉動,仿佛是在歡迎前來的客人。
據了解,本次萬人毅行活動按照不同人群的需求分為8公里體驗組和25公里專業組,參加的人群中除了專業的毅行者,還有老人、小孩、機關單位及社會各界人士,一起行走在青山綠水間,感受山光水色。和前兩年一樣,體驗組依舊選取祝村、大立元村、方家村這三個各具發展特色的美麗鄉村為打卡點。萬名毅行者沿著莘畈溪、游步道出發,一路領略莘畈美麗風光、感受人文風情,毅行路上充滿歡聲笑語、驚喜奇遇。
毅行途中,除了秀美山水,讓人驚喜的莫過于小朋友最愛的田園野趣小動物、開心的竹笑臉、隨風擺動的竹風鈴……走在鄉間小路上,聽著雞鳴犬吠,望著炊煙裊裊,看著清澈的溪水在各式各樣的石頭上潺潺流過,不禁想起“綠遍山原白滿川,子規聲里雨如煙”的詩句來。
路途中,毅行者們一邊欣賞著四周美景,一邊呼吸著新鮮空氣,三五成群,歡歌笑語,還時不時地拍照留念,很多毅行者們感覺自己是來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他們紛紛表示,既能在這里見證自己的毅行之旅,又能游覽一下婺城鄉村風光,還能鍛煉身體,一舉多得。
毅行體驗舌尖味蕾
“戴師傅,我要兩盒灰汁糕,還有其他口味的嗎?”“其他口味的賣完了,只剩這幾盒。”“好的,那幫我裝一下。”眼看攤位桌子上的灰汁糕越來越少,好不容易排到隊的張先生趕緊“搶”下幾盒。“你們來的有點遲,剛剛賣出了上百盒,現在只剩山梔花口味的了。”
灰汁糕是莘畈祝村特產,而戴師傅也正是祝村做灰汁糕的一把好手。“我以前在寺平古村賣灰汁糕的時候,帶過一幫‘徒弟’,現在看他們都做得有聲有色,我也就回到本村,準備打響莘畈灰汁糕這一土特產品牌。”戴師傅說道。雖然由于場地設備原因,無法親睹灰汁糕的制作流程,但在戴師傅娓娓道來的過程中,也能感受到那種老工藝沉淀出的精細與圓融。灰汁糕,顧名思義,灰汁水是整道美食的靈魂:草需要曬干整潔的早稻稻草,水需要燒燙的熱水,這樣混合調制出的灰汁水再經過過濾澄清,浸米磨漿,蒸出的灰汁糕軟糯彈韌,還帶著一股回味綿長的清新草香。
“剛走完8公里毅行路,吃上一口灰汁糕,既能填一填空空的肚子,又能嘗出一股清新的涼意。”張先生一邊咬下大半塊菱形的灰汁糕,一邊又將目光投向了其他的小吃攤。蔥肉餡兒的蒸饅頭熱氣騰騰、鮮香撲鼻,一個個白乎乎、胖墩墩地排列在干凈的蒸屜上;金黃的糯米粿夾著滿當當的雪菜豆干,由紅色的辣椒點綴,在油鍋里載浮載沉;從塔石趕來的戴師傅和朱師傅拿出祖傳手藝,甩開膀子、揮動木槌,捶打著石臼里的麻糍,只等麻糍變得軟糯可口,再包上香甜的芝麻餡兒,給毅行者們帶去舌尖上的享受……莘畈鄉的這條幸福路,此刻真正地成了毅行者們“逛吃”的歡樂海洋。
毅行磨煉意志精神
“這溪水真得像書本上形容的那樣清澈見底。”寬松的練功服,白蠟桿充當的“行山杖”,隨著師友前來參加莘畈毅行的項澤悅走在毅行者的大部隊中,對著莘畈的山水發出連聲贊嘆。“我比較喜歡戶外運動,這次能借著毅行的機會和參加武術表演的老師同學一起來到莘畈,領略這樣的如畫山水,感覺真是賺到了。”項澤悅興奮地說道。
“好山,好水,好精神”,這是毅行者們對莘畈毅行活動的普遍評價。“再過一個學期就要升初三,現在趁著月考結束有點空閑趕緊出來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欣賞秀美山水,借機放松一下,然后努力沖刺中考。”項澤悅表示,“行百里者半九十”,學習與毅行一樣,堅持到最后才能取得勝利。
這或許也是許多家長帶著孩子當一回毅行者的初衷。公司就在莘畈本地的姜先生通過新聞了解到這次活動后立刻決定帶著8歲的孩子來參加毅行,父子倆手拉著手,走得不疾不徐。姜先生說道:“孩子現在還小,不要求他走得多快,只希望他能從小明白堅持和毅力的重要性,這次毅行活動就是我送給他的一堂人生教育課。”
“從我第一次來莘畈到現在已經過了好幾年了,這些年莘畈一年比一年美。”姜先生指著修繕整齊的橡膠步道、古色古香的木紋欄桿、規劃合理的鄉村道路,贊不絕口地說道,“明年我要帶動全公司都參與到莘畈毅行中來,毅行所包含的團隊精神對于公司來說是最稀缺的。”
毅行催開“體游之花”
生態是莘畈的標簽,山水是莘畈的生命,鄉愁是莘畈的根脈,近年來,莘畈鄉在文化傳承上,莘畈鄉深入挖掘傳統文化,以景色優美的自然景觀為基礎,充分整合沿溪村莊宣德堂、敦倫堂等古祠和各村文化禮堂的資源,構建祝村、方家、大立元三個村精品休閑旅游養生區。結合古代姑蔑溪傳說、記載、典故和民俗風情,收集轉虹橋、梓坑橋、古井、古寺等民間故事,打造出風雅、詩意的魅力文化帶和潔凈、優美的公共景觀帶。
如今,莘畈鄉立足“生態體旅”的要求,將“山水體旅”產業與小城鎮建設成果、莘畈溪景觀工程有機結合,利用已有公共體育設施,通過多種形式探索“農體旅融合”發展新模式,促進鄉村振興。2017年以來,浙江毅行系列活動在莘畈舉行,吸引近兩萬游客,毅行路線沿莘畈溪、莘畈水庫設置,游客們欣賞湖光山色,呼吸大自然的新鮮空氣,切身體會到了美麗莘畈溪的建設成果。
栽得梧桐樹,引得鳳凰來。短短半年時間,企業員工來了、成群結隊的暑期學生們來了、老年體協來了、一波又一波的城里人來了……“重走紅軍路”主題研學活動、“山水四項”夏令營成為了莘畈的特色項目;“去莘畈玩”已成了當今金華市民的口頭禪,莘畈知名度由此傳開;游客變多,當地老百姓的收入也“水漲船高”,“體旅”這張新名片也打得更響了。
下一步,莘畈鄉將繼續按照“山水莘畈,體旅之鄉”的發展思路,以生態旅游、紅色旅游、特色農業為抓手,依托生態山水景觀、紅色元素,積極拓展特色體育活動,整合挖掘莘畈產業資源,創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四星級”示范園區,打造莘畈鄉“休閑文化旅游之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