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商環境是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的核心體現。發展邁入新時代,區域競爭從“拼資源”逐漸轉向“拼環境”,意味著營商環境對于一個地方發展的極端重要性。營商環境就是生產力,更是關鍵競爭力,日益成為社會的共識。
今日之婺城,正行進在“雙城”戰略奮斗新征程上,高質量建設都市經濟創新城,高品質建設美好生活幸福城,成為全區人民的共同奮斗目標。要實現這些美好愿景,需要有堅強有力的經濟基礎作支撐。企業是實體經濟的細胞,而發展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企業乃至實體經濟發展。因此,優化營商環境,打造營商優地,成為一道關乎婺城趕超圖強的“必答題”。
夯基壘臺,立梁架柱。在婺城,一幅優化營商環境戰略圖景躍然而現。
親商安商富商
打造營商環境最優區
在婺城的經濟份額中,民營經濟貢獻了全區60%以上的稅收、70%以上的地區生產總值、80%以上的外貿出口、90%以上的就業崗位。可以說,民營經濟架構了婺城經濟的“四梁八柱”,是婺城發展的重要力量,更是婺城人民的財富源泉。婺城區高度重視民營經濟發展,深入推進改革開放,加大政策扶持引導,努力為經濟發展營造“茁壯生長”的良好生態。
前不久,婺城區舉行工業振興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大力弘揚新時代婺商精神,全面展示新時代婺城發展新機遇,全景展現婺城環境、婺城優勢,激勵廣大民營企業和非公經濟人士創業創新。
區委書記蔡艷在大會致辭時說:我們要高舉都市經濟大旗,繼續秉持親商、安商、富商的理念,積極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做到工作到位、政策到位、服務到位、關愛到位,讓廣大民營企業家創業安心、發展順心,進一步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希望每位企業家都要以“追求卓越、專業專注、開放大氣、守正創新、激情創業、誠實守信”的理念,懷揣家國情懷,踐行“工匠”精神,爭做擔當圖強的婺城先鋒。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出臺了一系列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在行政審批制度、商事登記制度、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發展以及要素市場化配置等方面推出了許多重大舉措,為民營經濟發展創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政策環境和社會氛圍。
為進一步營造親商、安商、富商的營商環境,今年婺城區又出臺促進民營經濟健康發展“10條意見”,旨在進一步降低民營企業經營成本、強化和落實一攬子精準服務、構建“親”“清”新型政商關系、扶持民營企業做大做強實現高質量發展。婺城努力打造審批事項最少、辦事效率最高、投資環境最優、企業獲得感最強的營商環境最優區。
“最多跑一次”改革
推動營商環境不斷優化
當下的區域競爭就是營商環境的競爭,是制度環境和制度供給的競爭。只有最大限度釋放改革紅利,才能不斷營造公平競爭有序的營商環境。
為此,婺城以“最多跑一次”改革為重點撬動各方面各領域改革,破除制約經濟社會發展的制度障礙,加快建設服務型政府,營造有利于企業家干事創業的最佳政務環境。
從“來回跑”到“只跑一次”甚至“零跑動”,如今正成為婺城百姓的辦事新常態。日前,區文旅體局干部樓艷萍來到位于城北工業園區玉泉東路的金華市澄霖印刷有限公司,上門收取申請材料并現場受理的同時送上了審批受理文書,讓企業主足不出戶就辦好了印刷經營許可證。“政府工作人員直接上門,我們一次都沒跑就辦好了證件!”企業負責人李紅霞對婺城區推出的“事前微服務、審核上門辦”服務舉措連連點贊。
據了解,自實施“最多跑一次”改革以來,區文旅體局根據辦事群眾需求,在備案類審批事項中實施了“微政務+行政許可”的辦事模式,利用政務微信傳輸“代人跑”、實施上門受理“讓部門跑”,成功省去了辦事群眾來回跑的環節,讓百姓體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婺城區還從企業最渴望解決、最難辦的事情上突破,倒逼各級各部門減權、放權、治權,全力破解一窗受理、網上辦理、“數據孤島”等難點,基本實現企業辦事“最多跑一次”。在商事制度改革方面,婺城積極推行企業登記全程電子化,分領域分行業推進“多證合一、證照聯辦”改革。按照“一件事”的標準,整合申請營業許可證、領取執照、備案許可等多個事項,使新設企業足不出戶領到證照。
一體化運作多部門協同
“家服務”全力護航企業
連日來,婺城區首個“標準地”項目——金華市隆耀工具有限公司“年產值1600萬安全防護用品項目”建設現場,工人們利用晴好天地,緊鑼密鼓進行著新廠房建設施工。企業負責人李曙來說,得益于婺城細心周到的“家服務”,從項目立項備案到發放施工許可證僅用了10個工作日,為新產品投向市場贏得了時間,我們爭取在5月底前完成主體工程建設,有望在國慶節前竣工投產。
今年以來,婺城區開展企業“五員五到”家服務,深入一線了解項目進展、生產經營等情況,認真聽取企業主建議意見,以“家里人”的理念切實為企業提供最及時、最優質、最便捷的服務,以各種幫扶舉措為企業送溫暖、送政策、解難題,提振企業發展信心。圍繞“企業投資項目審批最多跑一次、最多100天”的改革目標,婺城推出“標準地+承諾制+代辦制”審批模式,在地塊公示期間,發改、國土、規劃、環保、經商、水務、住建、行政服務中心等部門就主動上門詳細了解企業意向,對項目進行登記預備案,大大縮短摘牌后準備資料的時間,并且指派專人代辦提前介入,全程跟蹤指導,按約兌現各項指標。
為切實讓企業輕裝上陣,婺城區采取巡回服務、定點服務、“互聯網+”等形式,推出共案共商、三包一保、追蹤問效等“家服務”出單機制,跨部門跨層級建立“家服務”一體化運作平臺,全面落實“三個一”制度。工作組每月進行一次數據匯總分析,相關責任部門每月進行一次系統研究問題解決方案,區委常委會或區政府常務會每月聽取一次“三服務”工作大數據匯報并對分類問題研商解決對策,促使“三服務”工作提速增效。
不僅如此,為將“三服務”工作做實做好,聚力培育“家服務”品牌,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婺城區建立起一整套企業服務檔案,夯實了精準服務的基礎。在‘三服務’開展的過程中,不少企業反饋鄉鎮、部門重復調研的問題。為提高精準高效服務,區經濟商務局依托釘釘平臺建立了‘企業服務檔案’,只要通過‘釘釘’,企業的基本情況、聯系人、存在問題,是否解決等信息一目了然,不僅能解決政府部門間信息不通暢,還能讓各地各部門及時掌握企業的所需所盼所想。
此外,婺城還推出了微信公眾號“婺商發布”,打造“指尖上的企業服務中心”和“掌心里的招商服務窗口” ,通過優化和善用云服務手段,努力實現高效服務,優化婺城營商環境。該公眾號會在第一時間發布涉企通知和信息,定期整理和解讀各類科技、人才、產業扶持政策,并推出“服務熱線、企業事馬上辦、公告欄、婺商之光”四大欄目,同時鏈接“最多跑一次”網站,讓企業足不出戶就能獲得優質“家服務”。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