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婺城新聞網記者賈佳、通訊員陳咨吟
如今在婺城,鄉村田園正在催生“美麗經濟”。竹馬的茶花、雅畈的杜鵑花、塔石的油菜花……一叢叢一簇簇的鮮花打響了“花滿婺城”的金字招牌,扮靚了這座城市,也迎來了鄉村振興的春天。
花為媒,美麗經濟展“錢”景
談起婺城的杜鵑花,就避不開“杜鵑大王”方永根。
5月13日上午,記者見到方永根的時候,他正在位于竹馬鄉方下店村的培育基地里,忙活著杜鵑花參展的事情。方永根告訴記者,4月28日,2019中國北京世界園藝博覽會在北京盛大召開,自家培育的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杜鵑花品種應邀參展。前些日子,自己剛送了千余棵過去,放置于中華園藝展示區的浙江園內。提起這件事兒,方永根顯得很興奮:“這個博覽會,是國際性的園藝盛會。我們‘婺’字頭的杜鵑花,此刻正在全世界觀眾的眼前爭奇斗艷!”
方永根與杜鵑花的緣分,還要從1995年說起。那一年,拿著借來的2000元啟動資金的他開始了花卉種植。種什么呢?年齡尚輕的方永根選擇了當時人們不大敢種的仙客來和比利時杜鵑。后來,因仙客來被淘汰,而花期長、受消費者歡迎的杜鵑卻在他手上“變出了花樣”。
經過二十余年的艱辛育種,方永根的杜鵑花新優品種源源不斷地推向市場。到目前為止,方永根共培育出了1700多個杜鵑花優良品種。其中,具有推廣價值的杜鵑花品種就有300多個,獲得植物新品種保護的品質數量目前在國內也處于領先地位,而且還培育出了帶有香味的杜鵑花。
基于育種成績突出,以及擁有國內最多的杜鵑花品種,2013年,方永根的公司育種基地被授予國家唯一一家杜鵑花種植資源圃。2016年10月,方永根更是將2萬多顆杜鵑種子送上了太空,在經過33天的“太空之旅”返回地面后,培育出了更加美麗、更有優勢的杜鵑花新品種。
從小山村,走向國際性的大舞臺,方永根口中的這一枝枝“婺”字頭的杜鵑花除了驚艷了時光外,更為婺城鄉村振興、農民增收致富掀開了嶄新篇章。
記者了解到,作為杜鵑花的“領跑者”,方永根的培育基地常常擠滿了前來“求教”的花農、苗農們。碰到了問題,找方永根。遇到了難點,找方永根!每次碰到花農們前來咨詢,方永根也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毫無保留地將自己擁有的技術分享給他們。花農金科就是其中之一:“我以前種的是紅葉石楠,在方永根的帶領下,開始種起了杜鵑花。種了杜鵑花以后,日子也漸漸好起來了。”
方永根告訴記者,金科原先種植的紅葉石楠的成本與杜鵑花差不多,但利潤卻差了幾十倍。所以,方永根建議金科改種杜鵑花,還將自己數十年研究出來的種植技巧,無償傳授給了他,“杜鵑花適合種在山地丘陵,所以我教了他一些土壤改良的法子,讓杜鵑花在平原地帶也能夠自然生長。”除此之外,方永根還將自己長年累月積攢下來的人脈、市場等資源共享給了苗木農戶,讓他們不僅“種得好”,還能夠“賣得好”。
帶動花農致富只是杜鵑花這個“美麗經濟”助力鄉村振興的其中一步。在雅畈鎮漢灶村,還有個方永根親手打造的“杜鵑王國”。作為全國最大的杜鵑花品種展示主題園,“杜鵑王國”占地120畝,擁有700多個品種20多萬株杜鵑花。每年四月,杜鵑花開,這漫山紅遍的美景吸引了成千上萬游客前來參觀。
“今年四月這一個月,光門票就賣了三萬張,還不包括免票入場的。”方永根如是說。此外,以旅游景點形式對外開放的“杜鵑王國”,還與雅畈老街、婺州窯博物館、向陽農場等形成了一條極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線路,為雅畈的鄉村振興添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美麗產業形成美麗經濟,美麗經濟拉動鄉村振興。“我們目前的杜鵑花銷售還是以點狀分布為主,接下來,我們將會提高生產,爭取全面鋪開。”方永根說。
花為聘,產業集聚拓“錢”途
“天下茶花數金華,金華茶花看竹馬”。
竹馬茶花產業早已名聲在外。經過三十年的培育發展,目前,竹馬鄉擁有茶花種植面積5800多畝,占金華市茶花種植面積的一半左右,品種超千余種,年銷售額超億元,是聞名遐邇的“中國茶花之鄉”。發展勢頭越來越好,竹馬的茶花產業集聚效應也變得更加明顯,尤其是下張家,已經成為了遠近聞名的茶花村。靠種植茶花、苗木,村民們的口袋紛紛“鼓了起來”。
“這幾天啊,還是有源源不斷的客商過來選苗。市場行情好,我們花農啊,是真的‘累并快樂著’。”竹馬鄉還擁有千余名以種植茶花為主的苗木大戶,竹馬鄉下張家村的花農李大哥便是其中之一。5月13日下午,花農李大哥剛吃完午飯,就回到了自家的花圃里搗騰花苗。盡管距第十屆茶花文化節閉幕已經近兩月,但還是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客商聞訊趕來,一睹中國茶花之鄉的風采,“現在已經好很多了,真要到茶花節那幾天,我們連忙都忙不過來嘞!”
3月16日,竹馬鄉下張家村花團錦簇、姹紫嫣紅,處處洋溢著歡聲笑語。這一天,第十屆茶花文化節隆重開幕。繽紛嬌艷、品種繁多的茶花,吸引游客和海內外客商蜂擁而至,這一抹美麗,也為當地百姓帶來了紅紅火火的好日子。
“茶花節期間,我們真的是忙到暈頭轉向。外地客商訂下的貨,每天都得發出滿滿一大車,還不算零售的!”下張家的一位種植大戶告訴記者,茶花節期間,海內外客商源源不斷地來到竹馬,或訂購茶花苗木,或參觀學習苗圃開辦經驗,為全鄉花農都帶來了商機,“光從我家的訂單上看,今年,我家的茶花不僅僅是發往江西、江蘇等幾個較近的省份,還有很多山東、廣西等距離較遠地區的客商慕名而來,甚至還有港澳臺和海外的商人前來訂購。數量多到我到現在都還沒有完全發完呢!”
而在花農們的記憶中,早年間的茶花苗木,銷量都是靠雙腿“跑出來”的。那時候,他們需要自己帶著苗木到各地參加展銷會進行宣傳,以此打開銷路。一路上風雨無阻,著實辛苦。而如今,他們只需要在自家花圃里便能收到訂單,還通過各類網絡平臺進行線上銷售。
“一年一度的茶花節,讓更多的人了解了我們竹馬的茶花。以后,他們一提到竹馬,就想到茶花,一提到茶花,就能想到我們竹馬!”花農們紛紛感慨:竹馬茶花產業的高質量集聚,為他們拓寬了“錢”途,讓他們看見了“錢”景。
茶花節是竹馬茶花產業集聚的產物,也是茶花產業興盛的證明。據了解,竹馬鄉政府一直致力于“發展特色產業,推動鄉村振興”,以茶花產業培育、美麗鄉村創建、茶花文化禮堂引領、茶花精品示范、拓展花農增收渠道為主抓手,高質量發展茶花經濟,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婺城實施“雙城”戰略,打造“五朵金花”貢獻竹馬力量。
下一步,竹馬鄉將著力建設以茶花精品園為核心的花博園,不斷推進竹馬鄉花卉苗木產業向精品化邁進。同時,積極迎合市場需求,進行科技創新,謀求自身轉型,通過將茶花小型化、盆栽化、無土化拓寬市場,繼續做大做強茶花產業,讓茶花真正成為竹馬鄉人民的致富之花、幸福之花和希望之花。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