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星名片:張土富,中共黨員,1962年9月出生,1986年2月進入鄉鎮工作,2005年9月~2019年1月任蔣堂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現為蔣堂鎮主任科員。
“往年,因為一些困難和問題,蔣堂鎮立新村居家養老遲遲沒辦起來。今年以來,我們壓實責任,保持清正廉潔的工作作風,齊心協力解決遺留問題,不辜負老百姓們的期盼!比涨,記者在蔣堂鎮政府見到張土富時,他剛處理完立新村居家養老相關工作。張土富表示,立新村居家養老目前已在試運行階段,可以有效地改善村中老年群體的基本生活條件,并解決28名80歲以上老人的就餐問題。
張土富是莘畈鄉井下村人。自1986年參加工作以來,先后在莘畈鄉、嶺上鄉、蔣堂鎮任職,2005年9月,他被任命為蔣堂鎮黨委委員、紀委書記。
說起鄉鎮紀委工作,可以說是從來不缺“人氣”。不管是征地拆遷、民政救助,還是鄰里糾紛、涉法涉訴,在張土富日常工作中都有涉及!半m然經常加班,還會被誤解,但作為紀檢干部,我需要下更多的功夫、了解更多的真相、付出更多的努力,為百姓提供幫助!
去年年初,婺城區暴雨冰凍等惡劣天氣增多,為了保障轄區安全生產,蔣堂鎮開展了建筑施工領域安全生產大檢查專項行動。那段時間,每天早上7點多,張土富來鎮政府上班,一下公交車就先往集鎮跑,或了解最新改造后投入正常營業綜合市場經營情況,或視察集鎮立面整治相關工作,叮囑施工人員戴好安全帽,提醒沿街商戶和過往群眾注意安全。
清廉村居建設是建設清廉婺城中的重要一環。自蔣堂鎮開化村清廉村居建設工作開展以來,張土富便一心撲在這項工作上,仔細監督每個環節。與此同時,他還緊盯村中各項工作,做好村班子隊伍建設,抓好班子成員履職承諾,推動干部作風轉變。
作為周敦頤后代,開化村在清廉村居建設過程中緊緊圍繞蓮文化這一主線。為了能夠充分發揚蓮廉文化,張土富和文化站工作人員一起,查閱相關歷史資料,翻看周氏族譜,把周氏的家規家訓、歷史故事進行了系統梳理,在蔣堂鎮文化站站長程明芝創作廉政婺劇《愛蓮說》時,他也主動參與,提出相關建議。張土富說,接下來,村里還將打造清廉文化街,目前正在設計規劃中,屆時可以充分展現村里的蓮廉文化。
“參加鄉鎮工作30多年來,張土富一直如‘老黃牛’般勤勤懇懇地工作。今年1月,他退居二線后仍舊不忘初心,時時關注身邊的大小事!辈稍L時,一旁的工作人員說道。
據了解,今年3月遭逢連日大雨,為確保村內危舊房屋安全度汛,張土富接連幾天走訪了管理處內的每一位危房戶,用真心和真情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面對前期不愿意轉移安置的蓮塘村五保戶洪某,他更是時刻牽掛,連續兩天冒著大雨上門,傾聽困難、耐心交流,用真情真心拉進彼此的距離。“老人家一直住在這兒,不愿離開,情有可原,一定要耐心溝通!弊罱K,在張土富的勸說下洪某安全轉移。事后,張土富又積極與村干部及相關部門溝通協調,幫助無子女的洪某解決房屋修繕問題。
張土富不善言辭,對待工作卻是專注堅定,30多年來,他深入鄉鎮各村進行調查研究,了解鄉情。4月上旬,他加入區委巡察組,對蔣堂鎮村級組織開展巡察,通過入村開會、進戶座談,開展各項督查工作。此外,他還積極參與“五水共治”、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不待揚鞭自奮蹄,張土富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老黃!笔胶命h員、好干部,腳踏實地地在平凡的崗位上成就了不平凡的業績。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