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成簽字的委托書正馬不停蹄地從云南送往浙江,只待委托書一到,朱招松就可以受托簽約,將西郊征遷的進度條順利推進一格。”初遇朱招松,他正送妻子去菜市場賣菜,他說:“我是黨員,當然應該帶頭簽約。”
據了解,朱招松家中有兩套征遷房,戶主分別是他和兒子朱炳成。幾天前,當西郊征遷誓師大會的號角剛剛吹響,征遷干部走進朱招松家時,他二話未說就在征遷協議書上簽了字。正當征遷干部沉浸在順利簽約的喜悅中時,他們發現,雖然朱老爺子十分配合,可輪到他兒子時,或許真要費一番波折。因為朱炳成現今正在云南水電十二局工作。
云南水電十二局位于中緬邊境,距離縣城整整一百公里,由于位置荒僻、信號不佳,征遷干部始終無法與朱炳成取得聯系。可即便這樣,第三征遷小組的工作人員依然不肯放棄,只要一有空閑就會從通訊錄中翻出朱炳成的聯系方式,嘗試著撥打過去。一個、兩個,十個、二十個,在幾十次上百次呼叫后,終于,朱炳成的電話接通了。
“確實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的電話打過去時,朱炳成正好在縣城買東西,我們說明原委后,他很配合地答應委托父親替自己簽約,全力支持西郊征遷。”工作人員說道。由于返鄉不便,朱炳成選擇通過委托書的方式表達自己對西郊城中村改造的支持與期待。
西郊城中村改造正帶著眾多西郊人的期待與愿景一往無前。“四五十年前,我們西郊大隊在抗洪搶險、修堤筑壩中向來勇于爭先。今天,通過我們的努力,西郊一定會再次變得嶄新起來。”朱招松言語間豪情激蕩。近些日子,只要一有空閑,他就會熱心地陪著征遷干部走家串戶,將干部們用心負責的工作形象一點一滴傳遞給征遷戶們,為促成簽約作出貢獻。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