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曉婕、 見習記者 樓海航
5月22日,2019年第十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落下帷幕,來自婺城區乾西鄉的射箭選手陳柏平為浙江代表隊拿下了射擊復合弓男女混合團體和射擊復合弓團體兩枚銀牌,成績不菲。從2010年入選浙江省殘疾人射箭隊至今,陳柏平已經連續參加了三屆全國殘運會。從2011年的一銀兩銅,到2015年的兩銀一銅,再到今年的兩銀,在射擊這條路上,陳柏平始終不忘初心。
陳柏平曾經設想過,如果不練體育,自己的人生會是什么樣。遭受的不幸或許會在心中結一道疤,成為人生路上散不去的陰影。慶幸的是,體育有催人奮進的力量,讓他在人生的另一面找回了陽光和自信。日前,記者趕赴湖頭村陳柏平的家中對其進行了采訪。
飛來橫禍
人生軌跡從此改變
陳柏平,出身于1978年,婺城區乾西鄉湖頭村人,原本與體育沾不上邊的他,卻因一場意外車禍改變了人生的軌跡,成了一名射箭運動員。
2007年,一個日常的傍晚,30歲的陳柏平像往常一樣,騎著摩托車出門赴朋友之約。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一晚成了他人生的轉折點。在大黃山公園附近,一輛大型農用三輪車橫穿馬路,撞上了正常行駛的陳柏平。“當時躺在地上的時候,我就感覺自己的腿沒用了。”再度提起那起車禍,陳柏平已經能夠坦然面對,只是這些無法愈合的創傷還訴說著那場劫難,“當時就想著,還好這條命還在,腿沒了總比命沒了要好。”
這一場飛來橫禍讓陳柏平失去了原本在工廠上班的工作,事已至此,陳柏平卻并未自怨自艾,沉浸在悲傷中。“生活還是要繼續。”抱著這樣的想法,陳柏平開始尋找另外的謀生之路。“那段時間找不到工作,我就在火車站附近騎殘疾人三輪車拉客。”陳柏平坦言,“但收入不高。”這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也因此陷入了低谷。
就這樣過了幾年,一次偶然的機會讓陳柏平有幸接觸到運動員生涯,這還得要感謝乾西鄉殘聯工作人員陳春燕。2009年,陳春燕推薦他參加金華市舉辦的殘疾人飛鏢比賽。“當時就想著反正在家也無事可做,不如試一試。”就這樣,陳柏平帶著“玩一玩”的心態走上了競技場,卻意外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能得獎還是挺高興的,因為自己以前就喜歡玩氣槍,正好能沾上邊,很高興。”陳柏平回憶道。
第二年,陳柏平因出色的成績再度被推薦,參加氣步槍射擊比賽。這一次,他拿到了冠軍!回想起當時的心情,陳柏平說還是很開心的,“畢竟第一次參加比賽就拿了冠軍。”陳柏平告訴記者,還好自己比別人還多了點基礎,能拿冠軍雖在意料之外,卻也在情理之中。
憾失金牌“真的太想贏了”
因為在市殘運會上屢獲好成績,2010年,陳柏平入選了浙江省殘疾人射箭隊。為準備來年在杭州召開的第八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當年3月,陳柏平去了杭州的民兵訓練基地進行封閉式集訓。“當時的條件很艱苦。”陳柏平回憶道,“一開始,射箭的器材都沒有,先是學習動作,每天都是重復一樣的動作,挺繁瑣也挺無聊的。”
后來有了器材,陳柏平的任務就是每天重復射箭,從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9點結束,一天要訓練十多個小時,即使到了周末也只有半天的休息時間。或許是曾經的奪冠經歷給了陳柏平勇氣和信心,又或許是家人的支持,訓練雖然乏味艱辛,但陳柏平卻從沒想過放棄,這一堅持就是十年。
付出了汗水,終會有回報!2011年,僅訓練了1年多的陳柏平為浙江代表隊奪得了一銀兩銅的好成績。此后,在第九屆全國殘疾人運動會上,陳柏平又交出了兩銀一銅的好成績。盡管成績優異,但是沒能在全國殘運會上獲得一枚金牌,始終是陳柏平心中的遺憾。
對自己賽場上的表現,陳柏平表示,第九屆殘運會上的成績自己并不滿意,當時預想著肯定能拿下一枚金牌,卻在決賽中以兩環的微弱之差,遺憾地輸給了對手,屈居亞軍。“因為當年的狀態自己覺得已經是很不錯了,覺得拿下金牌應該并不困難,但就是因為這種太想拿金牌的心態導致最終錯失金牌。”陳柏平坦言,“比賽中心態真的太重要了,假如當時我能放輕松,可能結果會不一樣。”
賽場上,每個運動員都瞄準了10環的那個點,可落在哪個點上,除了實力以外,更有運氣加分。這個運氣,或許就是運動員當下的心態調整,“越想贏越有贏的欲望,這種欲望會影響你。”時至今日,陳柏平內心還留有遺恨,但失敗并沒有使陳柏平氣餒,保持良好的心態,繼續練習依舊是陳柏平的態度。
書寫精彩運動生涯不設限
射箭或許是最挑戰自我的一項體育賽事了,沒有激烈的比拼畫面,沒有振奮的熱身運動,只有與自己的博弈。今年5月,第十屆全國殘運會在天津召開。這次殘運會上,陳柏平輸給了前奧運會冠軍,一位實力強勁的遼寧選手。天氣因素、客觀條件還有心態問題,讓陳柏平再次與金牌失之交臂。
很多人問陳柏平,10環有多大,有碗口那么大、硬幣那么大,也有人說像雞蛋那么大。但其實10環就是一個點,用圓珠筆在紙上點一下,它就是一個10環,直徑只有0.5mm。“今年天津的風太大,站在比賽場上,人都站不穩,再加上以前從來沒在大風中練習過,所以發揮確實不好。賽場上都是十幾二十歲的年輕選手,自己的體力也有些跟不上了。”對于今年取得的成績,陳柏平總結道,言語中透露著些許無奈。
對于未來將何去何從,陳柏平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他告訴記者,自己有考慮是否還要繼續征戰賽場。“這幾年在賽場上年輕選手是越來越多了。”陳柏平感嘆道。
陳柏平今年42歲,運動員的職業生涯都相對短暫,對于連續參加了三屆全國殘運會的陳柏平來說,他已經是賽場上的老將了,不過他對自己的運動員生涯沒有設限,“射箭帶給我物質和精神的滿足,如今的我早就過了追求成績的階段,更多的是情感的熱愛。”陳柏平堅毅地說道,他心中的火焰還尚未熄滅,只要還能打,就一定會堅持到最后,不斷去完成、突破。
當記者問道退役后是否有轉行當教練的想法,陳柏平提到了實施中的諸多困難。他坦言:“射箭本來就是一項冷門運動,參與的人不多。”陳柏平也和朋友設想過開一家射箭俱樂部,但最終還是放棄了。“杭州這樣的大城市,射箭俱樂部都不好開,何況是金華呢。”陳柏平說道。
回望過去,十多年的運動員生涯無疑是陳柏平前半生中最為豐富多彩的經歷,征戰賽場,揮灑熱汗,許多人窮其一生都未必有如此拼搏奮斗的十年。如今,陳柏平一家已經搬進了新建的大房子,寬敞、明亮、干凈;溫柔賢淑的妻子陪伴在身邊,生活溫馨幸福。對于陳柏平來說,未來的路還很長,如何書寫同樣精彩的下半生,是他目前需要考慮的。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