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星名片:汪勝,1990年出生,中共黨員,婺城區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我是一名共產黨員,作為宣傳文化系統的一員,我更應該立足本職,發揮特長,在推進‘雙城’建設的實踐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說這話時,他微笑而陽光的臉上充滿自信,他叫汪勝,婺城區新聞傳媒中心記者,婺城區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
1990年9月出生的他,從小就熱愛文學,早在中學時,他就在《中學生學習報》等權威刊物發表作品。隨著閱讀的積累和創作視野的拓展,大學時,他就出版了個人作品集。2010年6月,正在讀大三的汪勝通過選拔成為金華市學聯主席,學校共青團和少先隊的工作經歷為他后來從事報告文學寫作打下了基礎。2011年7月,汪勝成為婺城區新聞傳媒中心的一名記者。八年來,他參與了時政、教育、民生、社區等各條線的新聞報道。
“結合自己的工作,我把自己的創作方向放在了報告文學和傳記文學領域。”汪勝說,工作中,他開始慢慢積累創作素材,2015年,結合婺城區的特色教育,他創作了長篇報告文學《花蕾綻放的季節》,得到了社會的好評,著名兒童文學理論家、國際格林獎獲得者蔣風專門為此書寫序并向讀者推薦。值得一提的是,該書的很多成果都在《中國報告文學》《北京日報》等權威報刊發表。這一年,汪勝成功加入浙江省作協,成為當時金華市最年輕的省作協會員之一。也是這一年,他師從蔣風。導師的關心和幫助,讓他進步很快。蔣風還把《蔣風傳》的寫作任務交給了他。
就這樣,汪勝的創作視野越來越開闊,2016年,他聚焦婺城美麗鄉村建設,以箬陽鄉琴壇村為寫作案例,創作了《我們村里的年輕人》,發表在《北京日報》紀實文學版,引起了較好的社會反響。同時,《蔣風傳》的寫作也得到了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2017年,汪勝開始負責微信公眾號“婺城發布”的每日責編工作,幾年來,他和同事們一起加班加點,晚上十一點下班是常態,但是,他始終沒有怨言。盡管工作忙碌,但他不忘初心,始終把文學創作作為自己畢生的追求。也是這一年,他成為浙江師范大學人文學院現當代文學特聘作家、語文教育特聘研究員。
2018年,汪勝當選婺城區作協副主席兼秘書長,他和主席團班子成員一道,積極打造婺城文學品牌:走讀婺城系列采風,蔣風文學社進校園,花滿婺城系列征文。
2019年,經過幾年的努力,汪勝創作的《蔣風傳》正式出版,同時,他創作的國內第一本記錄中國兒童文學先驅傳奇人生的《中國兒童文學先驅群像》也得到希望出版社的出版支持。
這些年,憑借認真扎實的工作作風和扎根群眾的創作熱忱,汪勝在國家級重點期刊《中華讀書報》《名人傳記》《文藝報》發表作品30余篇,出版專著4部,他也獲得了許多榮譽:浙江省“新荷計劃”人才庫人才,婺城區首批青年拔尖人才,婺城區優秀共產黨員……
汪勝說:“我最感謝的是組織的培養,我要繼續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認真工作,回報關心培養我的組織。”如今,他正忙著創作西郊征遷的報告文學。“此前,我全程參與了二七區塊、洪源區塊征遷宣傳報道工作,并創作了相應的報告文學,西郊征遷一開始,我就在積極準備,我將盡自己所能,全景式展現婺城征遷背后的暖心故事,為高鐵新城建設和‘雙城’戰略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汪勝說。
看婺城新聞,關注婺城新聞網微信